第15章 老君爺留世事與女媧留世(2)(2 / 2)

西周和春秋時期的齊國祖先是薑子牙,所以宋國宗族大夫們的兒女們都是出自薑姓。民間傳說中哭倒長城的齊國女子孟薑,表明她是薑家排行中的大女兒,女是用來區別性別的,所以,薑家的大女兒就被人們稱做孟薑女了。依此而論,孟薑女就是姓薑了,而不是姓孟。

根據《左傳》和《禮記》的記載,杞梁是齊國人,其妻從齊國動身,到萬裏之外的邊牆尋夫,應往山海關方向去才對,為什麼在陝西宜君會有此傳說呢?其中另有原因。由齊國故事下移到秦代,又在宜君有“哭泉”這一與孟薑女傳說有關的遺跡,不排除秦人杜撰的可能。因為當年秦始皇築邊牆征集了全國許多民夫,秦人自然也在其列。為什麼將齊國故事中的杞梁改為“範喜良”,杞梁沒有姓名的妻子稱為孟薑女?可能當時關中一帶確實有這樣一對夫妻,丈夫就叫範喜良,被秦始皇征調到榆林一帶修築邊牆,妻子就是薑家的大女兒,從關中出發,萬裏尋夫才,路過宜君北上,直到榆林邊牆處為丈夫送寒衣。周朝始祖棄的母親是薑嫄,她是有邰氏女,帝嚳之妃。有邰氏久居陝西武功西麵,薑姓在陝西很多,不能說薑子牙被封到齊國後所有薑姓都去了那裏。

在陝北民間流傳的孟薑女哭倒長城是在榆林長城段,這裏的長城是土與沙的混合結構,本來就經不起風雨剝蝕,將孟薑女哭倒長城附會給這裏的話,更能讓人相信一些。傳說孟薑女來到邊牆後,修築邊牆的人馬均已撤走,麵對荒涼的大漠,思念著恩愛的丈夫,不覺憂傷陡起,放聲悲哭。屈死在陰間的範喜良忽然聽到妻子的哭喊聲,從陰間衝出,推倒長城,顯露出身軀。孟薑女見到丈夫的屍體準備運回家鄉,一路艱辛,來到米脂後再也走不動了,就將丈夫安葬於米脂,並守候著丈夫的墳塋。數年後,範薑兩家家人等不到薑女歸來,也一路尋訪到陝北,打聽得孟薑女在米脂為丈夫守陵,就來到米脂,意欲接薑女回家,可薑女無論如何不肯回去。他們也隻得陪著薑女定居下來,生活在陝北這塊土地上。

延安水鬼升城隍

相傳,舊時延安的延河邊清涼山砭上住著一個老學儒,隻身一人,每日以詩書打發著時光。

一個冬天的夜晚,正在燈下習讀諸子文章的老學儒忽然聽見有人敲門,並以詢問的口吻問:“我能進來嗎?”老學儒心想,白天都很少有人來此,如今已是子夜時分了,為何還有人找上門來,甚感奇怪。沒有吭聲,起身將門開了,往外一看,什麼也沒有。心裏有數了,將門虛掩上轉身到燈下繼續讀書。過了一會,又聽門外說:“能讓我進來暖和暖和嗎?”老學儒應聲說:“門沒關,你進來吧。”隻聽“吱”的一聲門開了,然後又閉上了。一會,老學儒見火爐旁邊有一攤濕淋沐的水,知道他很冷,便起身從廚中拿出一壺老酒,兩個酒杯,放在書桌上,將酒斟滿後說:“喝上幾杯,去去寒氣。”隻見一隻酒杯升在空中後一傾,又放在桌上。老學儒又斟,他又喝。一連數杯後,二人喝到高興處,便攀談起來。從交談中,老學儒知道他是在延河中被水淹死的水鬼,正在這裏等替身。老學儒問:你被淹死幾年了,就沒有等到一個替身?水鬼回答說,已經五六年了,替身倒是等到幾個,我又把他們放了。老學儒問水鬼,這是為什麼?水鬼說,那幾個不是老人,就是孩子,當我把他們按到水裏後,看見他們那副可憐相,心裏又想,誰家沒有老人、孩子呢?就又把他們放了。老學儒說,那你要等到什麼時候?水鬼說,慢慢等著吧,萬一等不到一個合適的替身,我也隻好認了。隻是夏天還好說,這冬天太難熬,在水裏實在凍得不行,想到人家去暖和暖和,又怕驚了人家,所以熬了這幾年。我見你是孤身一人,又有學問,就貿然來打攪你,實在有些欠妥。老學儒聽後,水鬼亦有如此慈悲胸懷,我們人類自愧不如。便對水鬼說:你有如此大度胸襟,我願與你交個朋友,無論寒暑,任你往來如何?水鬼聽後很是感謝,二人又暢飲起來,不覺天已快亮,水鬼告辭走了。

第二天天快黑時,老學儒又備了一壺酒,外加兩碟菜,坐在書桌旁一邊讀書,一邊等著水鬼的到來。不一時,響起了敲門聲,老學儒說:“門沒關,你進來吧。”水鬼進得門來,老學儒開口便說:“咱們既已是朋友了,以後再來無須敲門。”水鬼說:“大凡交往,總得有些禮節才好。”老學儒說:“以大禮為重,可以不拘小節。”說著,二人對飲起來,老學儒以諸子百家之學向水鬼宣教,水鬼以鬼類諸事相告,彼此暢談無拘無束。自此以後,每日夜裏,人鬼相談,取長補短,推心置腹,真是親密無間。

三年過去了,一個夏天的夜晚,水鬼來得很早,高興地對老學儒說:“咱們這是最後一次相見了。”老學儒問道:“這是為什麼?”水鬼說:“我已找到替身了,明日正午時分,從上川裏下來一個騎毛驢、穿著紅衫的女人,就是我的替身。”老學儒聽後心裏很矛盾,既為失去這個水鬼朋友感到惋惜,也為那個女人的性命擔憂。水鬼一看老學儒的心情很深重,便也高興不起來,二人默默地坐了很長時間分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