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財務管理(3 / 3)

(二)成本控製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所有的財務比率都受著成本的製約。如果要提高企業的效率,創業者應時刻關注如何降低成本問題。比如,應經常檢查企業簽訂的所有合同、供應商的成本、費用單據、憑證等。但從成本控製的角度來看,最大的問題還是庫存控製、應收賬款控製與固定資產控製。如果在這三個方麵能夠控製的比較好,往往會對企業的經營產生有益的影響。

1.庫存控製。庫存過高的直接問題是占用了過多的資金,使很多寶貴的資源放在倉庫裏,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庫存還會導致巨額的虧損和產品過時。比如,一家新創的零售企業,由於進貨的選擇不當導致產品積壓,為了處理這些過時商品,就不得不大幅度地降價。庫存過高本身還會造成成本過高,高庫存代表了企業在為這些庫存支付大量的融資利息、倉庫保管費、保險費等。據估計,有些企業每年因庫存而帶來的成本就高達商品銷售總額的25%。“戴爾模式”在美國和世界各地取得空前的成功,不僅是因為直銷減少了中間商的流通費用,還因為實現了低庫存甚至零庫存而節省了大筆的費用。所以,邁克爾?戴爾本人也認為,直銷模式的精義之一就是零庫存。當然,企業也必須保持一定的庫存水平。通常情況下,對批發或零售企業來說,庫存就是企業的主要資產,但對於製造企業來說,庫存在總資產中所占的比例相對較小。因此,批發、零售業就要比製造業企業往往保有更多的庫存,而同一行業內的不同企業也往往會因為經營業務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但無論哪個行業,都不要使庫存保持在特別高的水平上。

在確定合理的庫存水平時,一般可以考慮以下因素:銷售預期。創業者所預期的在未來某個時期內的銷售量,這是決定企業合理庫存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必備的關鍵性材料和零部件的安全庫存量。有些材料和部件對企業生產與經營非常重要,企業必須有充分的儲備。獲得此類關鍵性材料或零部件的便利性。如果創業者能夠在附近或以很方便的方式獲得所需的材料,那麼就沒有必要儲備很多。采購方麵的規模經濟性。存貨的運營成本。包括融資利息費用、存儲費用以及變質的可能性等。所需存儲空間。大的倉庫往往就是大的固定資產投資,這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可用於庫存的資金量。庫存一般受資金條件的限製,盡管創業者意識到應該多采購一些,但是沒有那麼多的資金,也隻能存儲在資金許可的水平上。

2.應收賬款的控製。有經驗的創業者會發現,過分慷慨地賒銷可能是非常危險的。這種做法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的下降和資金的積壓,由此會帶來現金周轉的困難和企業融資利息支出的增加。同時還會大大地增加收賬工作本身的費用以及大量的壞賬、呆賬所帶來的信用損失。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會對企業的成本控製帶來極大的壓力。比如,有一家醫療設備製造公司的創業者,為了盡快打開市場,推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市場營銷計劃,用非常優厚的銷售條件、很寬鬆的還債期限來吸引醫療設備經銷商。果然,企業的銷售勢頭迅猛上升,但應收賬款卻升高到了一個難以想象的水平,流動資金越來越少。同時,最終消費這些產品的醫院並不像中間商那樣積極,庫存轉移到了中間商手中。之後,公司的銷售額開始下降,而應收賬款的比例始終居高不下。由於資金緊缺,公司最終破產。

應收賬款周轉緩慢或者賒銷管理不當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壞賬損失,應收賬款拖延時間越久,壞賬損失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創業者要對企業的應收賬款加以監控,通常是通過計算平均回收期間來進行的。有學者提出,平均回收期間一般不應超過企業要求的信用還債期限的1/3.如果企業的信用還債期限為30天,則40天就是一個較合理的平均回收期間。在我國,三角債使很多大型企業感到資金周轉困難。因此,創業者控製應收賬款問題顯得尤其重要。如果新創企業應收賬款遲遲不能回收,就有可能麵臨破產的危險。

3.固定資產的控製。固定資產往往投資很大而且具有單位效應,成本回收的周期很長。所以,創業者在投資固定資產時一定要精打細算,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來決定投資。有的企業會把大筆的資金積壓在土地、廠房和設備上,但其實很多情況下可以采用租用不動產的方法來節約大量的資金。如果創業資金很有限,就一定要避免大量資金的積壓。在企業在采購設備時,就要考慮其具體的用途和需要,力求避免工廠或設備的過度高科技化和專業化。一般來說,服務企業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麵具有巨大的優勢,因為它在固定資產上的投資可以被壓縮到最低限度。通常情況下,資金如果被投入到固定資產上,創業者在其他方麵運用資金的靈活性也就會大大地降低。而且,與庫存過多、應收賬款過多相比,固定資產投資不當是最難糾正的。所以,一旦企業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麵發生策略性錯誤,往往很難扭轉被動的局麵。這一方麵是由於固定資產投資數額很大,對企業的整體經營有巨大的影響,另一方麵是由於固定資產無論是轉賣還是拆除,其價值都將大大受損。總之,對固定資產進行投資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固定資產投資的決策會對企業產生整體的影響,它會極大地影響到創業成本和收益狀況。明智的創業者在確定固定資產投資時,往往會充分考慮成本控製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