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創業者的概念、特征和素質(3 / 3)

成功的創業者都應具有堅忍的毅力,他們在危機四伏或四麵楚歌時,應該表現出“挽狂瀾於即倒,挾大廈之將傾”的英雄氣概。美國傑弗裏?蒂蒙斯在其《經營者的頭腦》一書中說得好:“真正的經營者不會被失敗嚇倒,他們在困境中發現了機會,而大部分人看到的隻是障礙。”作為一個創業者,尤其要勇於承受失敗,並把失敗化作再次奮起的動力。堅忍的毅力主要表現為兩點:

1.堅持不懈。古人雲:君子有恒,大事乃成。這句格言說明了堅持不懈才能成功的道理。在當今創辦一個企業,幻想一夜暴富,幾乎成了流行和時尚。事實上,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企業開張營業,但不幸的是,隻有少數企業生存下來,而大多數企業則半途倒閉關門。所以說,創業者在創業的過程中,必須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經得起時間的磨練和困難的考驗,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

2.百折不撓。有位企業家說過“順境的美德是節製,逆境的美德是堅忍,而後一種美德是一種更為偉大的德性。”充滿傳奇色彩的洛克菲勒也同樣經曆過挫折,如果他在一次失敗之後決定放棄,那他就不會成為後來的“石油巨子”了。創業者的道路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麵對挫折和困難,創業者要以堅持不懈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意誌在困境中創造生機,在風險中抓住機遇,這樣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能擔當大任的出色創業者。

(三)積極的競爭精神

商場如戰場,不進則退,創業者必須具有強烈的競爭精神,才能在其從事的領域裏發展壯大。不論對個人的成長,還是對企業的發展來說,競爭都是一件好事。同對手進行的殊死搏鬥有助於增強鬥誌,提高能力。勝利,特別是輕而易舉的勝利不會使你學到很多東西。當你回顧一生中獲得的成就時,最值得你玩味的往往是克服了重重阻力獲得的成功。保持強烈的競爭意識,在商戰中永不言敗,是成功創業者的必備條件。

(四)敏銳的感受能力和周密的工作作風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社會,人們由於工作忙碌,對於身邊事物變化的感受力逐漸減低了,變得遲鈍了。環境的變化,包括自然的更迭、社會的改變和人事變遷,都是以人的感受力來判斷的。沒有敏感的感受力,外界的變化一概不知,便無法變通,不能改進工作。

你可能認為,作為一位創業者,隻要把大事做好,一些細小的東西由下屬完成就可以了,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正確的結論應該是“不注意細節,做不成大事”。比較成功的創業者都知道,心思細致可以節省時間,使你辦事準確。心思細致,注重抓住細節,可以使你養成做大事所需要的那種嚴密周到的作風。

但是,敏銳的感受能力與精細的意識並不是天生就有的,如何使自己做到這一點呢?這就需要不斷地鍛煉與培養,在實踐中日積月累逐步形成。

(五)強烈的危機意識

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正處在這樣一個變化迅猛的時代:昨日的百萬富翁,今天就可能成為街頭乞丐;昨天市場上的“皇帝女”,今天就可能被無情的市場淘汰。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比如在真空收音機比較流行的時代,鬆下電器公司斥巨資進行技術改造生產出了相當省電的真空管,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公司上下充滿樂觀氣氛。可是,短短的不到一年半時間,晶體管出現了,轉眼之間,費資費力而研製的真空管失去了光澤,龐大的生產能力擱置了。英特爾公司總裁葛洛夫有句至理名言,“惟有憂患意識,才能永遠長存。”據調查,世界百家成功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對於企業危機,沒有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中國企業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樹立危機意識,尤其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所麵臨的嚴峻形勢,勇敢地迎接挑戰。

(六)優良的心理素質

創業者的心理素質是指在創業實踐過程中對人的心理和行為起調節作用的個性特征。是否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一個創業者能否成功的關鍵。

我國的創業教育理論研究工作者將與創業活動有關的個性心理素質篩選出十種,即獨立性、敢為性、克製性、合作性、縝密性、外向性、適應性、堅忍性、道德感、義務感。在這十種心理素質中,對創業實踐活動具有十分顯著影響的有以下六種:

1.獨立性。思維和行為不受外界和他人的影響,能夠獨立思考、選擇行動的心理素質。

2.敢為性。有相當的組織能力,敢於行動,敢冒風險,並敢於承擔行為後果的心理素質。

3.堅忍性。為達到某一目的,堅持不懈,不屈不撓,並能夠承受挫折和失敗的心理素質。

4.克製性。能自覺地調節和控製自己的情緒和感情,約束自己的行為,克服衝動的心理素質。

5.適應性。能及時適應外界環境和條件的變化,靈活地進行自我調整、自我轉換的心理素質。

6.合作性。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善於理解對方、體諒對方,善於合作共事的心理素質。

這六種心理素質交互作用,相互製約,在創業實踐活動中發揮重要的調節作用。

(七)廣博的知識素養

俗話說:非學無以廣才,非學無以明智。對於創業者來說,知識素養非常重要,因為在實施領導行為的過程中,知識素養決定著創業者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又決定著行為方式。隻有具備了廣博的知識,創業者才能具備和提高自己觀察分析、判斷決策、組織交往等諸多方麵的能力。所以說,知識素養是創業者成功的基礎。

擁有廣博的知識,並不意味著應當成為萬能博士。事實上,在浩如煙海的現代知識海洋中,任何人也不可能通曉一切。如果對自己應具備的主要知識素養沒有明確的認識,即使勤奮學習,也可能事與願違。因此,正確理解和設計自己的知識結構,有利於創業者明確努力方向,提高自身素質。創業者的知識結構應當由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兩部分構成。

(八)健康的體魄與旺盛的精力

幾乎所有的創業者都認為身體健康和精力充沛是成功創業的第一前提。這裏的健康不僅指身體處於沒有疾病的狀態,體格強壯,能夠支撐長時間的工作,而且還指在心理上能夠承受外界的壓力,能對環境的變化做出調整,能夠以一種恰當的心態來麵對工作和生活中的問題。心理的健康對創業者的成功尤其重要,往往是創業者能夠應付巨大壓力的前提。除此之外,創業者應當是精力充沛的人,他們往往要比他們的雇員工作時間更長,很多人每天工作長達12小時,特別是在事業初創階段,要對各個部門的工作進行規劃和指導,要處理不斷出現的各種問題,有時可能還要會見很多客戶。當雇員下班回家休息的時候,他們還要對當天的工作進行總結,計劃明天或下周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要不斷地思考對策來改進經營,提高業績。工作時間每天可能高達16小時,工作時間長,加上巨大的風險與壓力,沒有過人的精力是很難出色高效地完成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