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又稱《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所作。因其書分為上下兩篇,一篇為《道經》,一篇為《德經》,故後人合而稱之為《道德經》。

老子為我國先秦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一書也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之作。然而,由於年代久遠,史料保存不足,國內外學術界對其人其書的相關情況及問題素來爭議較大。

(一)關於老子其人

比較可信的資料是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列傳》中簡略的記載: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裏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誌,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

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

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隱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幹。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於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卬太傅,因家於齊焉。

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西漢末年署名劉向所寫的《神仙傳》中也有一篇《老子傳》,其中記錄了當時傳說的有關老子的各種故事,但多帶神話色彩,恐不足為據。

尤其在道教產生之後,將老子奉為教主,將《道德經》作為道教經典,更進一步神化老子,編了許多離奇的故事,就更不可信了。

今之學者有關老子的爭論,集中在《史記·老子列傳》中所寫到的三個人,即老子、老萊子和太史儋。究竟這三者之間是什麼關係,誰才是《老子》一書的真正作者呢?

由於司馬遷生活的年代與老子相距三百多年,在史料不足的情況下,司馬遷的這篇傳記中有的材料顯然源自其民間采訪,因而取用了不同的傳聞。不過,老子和老萊子為兩人,一般是不會混淆的。老子為春秋時期人,長期擔任周守藏室之史,而老萊子是位隱者,終身不仕;老子所著書為上下篇的《道德經》;老萊子則著書十五篇。而且《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寫道:“孔子之所嚴事:於周則老子,於衛蘧伯玉,於齊晏平仲,於楚老萊子,於鄭子產。”可見他並未將二者混同起來,隻是兩人同為春秋時期人,且都為道家學說傳播者,又都是孔子的老師,所以在此附上一筆,不能說司馬遷搞不清楚。

至於老子和太史儋的關係,倒需要認真討論一下。由於兩人都為周朝史官,且名字之“聃”、“儋”,古音相同而字義相通,皆謂其耳朵長大,兼之傳說中老子長壽,有的甚至說他就是古代能活到八百歲的彭祖,所以司馬遷顯然在記載這兩人時有所保留,而用了“或曰”、“蓋”這樣的存疑之詞,供後人判斷,這反映了司馬遷所持的謹慎態度。但正如許多學者指出的,戰國時期的周太史儋見秦獻公的時間為周烈王二年(前374),此時上距孔子卒年(前479)105年,老子長於孔子,倘若此時仍在世的話應有兩百餘歲,雖說清靜無為的老子長壽,但人的壽命並不可能活得這麼長,因此看來老子與太史儋應為兩個人。倒是高亨在《老子傳箋證》中提出太史儋可能是“老聃之後”的說法值得參考。因為先秦時教育不普及,某一方麵的知識往往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甚至形成家族式的“世守其職”的狀況,因此春秋時的老子之苗裔複為周太史,乃可能之事。至於《史記》中寫到老子出關,“莫知其所終”的說法,則不合事實,老子晚年很可能回到故鄉了。因為《莊子》的《天運》、《天道》篇以及《列子》一書都寫到孔子曾到沛地向老子問學,而且老子在那裏授徒,當了老師了。至於他後來的結局,《莊子·養生主》中就寫到“老聃死,秦佚吊之”,可見“莫知其所終”的說法亦並不然。莊子是道家的傳人,其《養生主》為《莊子·內篇》中的一篇,學術界曆來認為,《內篇》七篇為莊子自作,所寫的內容似更可信。

這裏還應當指出的是,許多學者根據《史記》的記載而將老子說成楚人,並以此說明道家產生於楚。這種說法不確,筆者在多年前就撰文指出老子是陳國人,長期生活於中原地區,並一直在周王室任職,是一位具有深厚中原文化底蘊的學者,隻是到了孔子去世的那一年,陳國才被楚國所兼並,老子此時倘若還在世,那麼得有八九十歲了。據此而說老子為楚人是錯誤的(莊子亦然,實為宋國人,也是在其晚年宋國才為楚國所兼並)。有學者指出,苦縣是漢代才設立的,司馬遷是以漢代的地名稱老子的籍貫,不能據此而將老子說成是楚人,並進而推論道家起源於楚。

(二)關於《老子》其書

《老子》其書,曆來也是紛爭不斷。爭論的焦點在於此書是否老子自著以及成書時間。在對《老子》作者及成書時間的爭議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如下幾種看法:

1.認為《老子》就是老子本人所作,這是傳統的觀點;

2.認為《老子》的思想基本上是老子本人的,但他僅是口述,《老子》一書則是由他的弟子們記錄整理下來的;

3.《老子》的作者不是老子,而是戰國時期的太史儋;

4.《老子》一書成於秦漢之間,甚至晚至西漢文景之間才出現。

持以上各種觀點的學者也均提出各自的依據而長期爭執不下。

1963年華人學者陳榮捷在其《老子之道》一書中說:

在中國現代曆史上,似乎沒有哪一場論戰比圍繞老子其人其書的爭論持續的時間更長,參與的學者更多。這場數十位學者為之搖旗呐喊的討論綿延了四十年,催生洋洋灑灑近五十萬字的論作。至今,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這場論辯仍在繼續。(印地安納波利斯:鮑勃斯—麥瑞爾出版公司,1963年版)幸運的是,曆史為我們提供了解決爭端的機遇。1973年底,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了大批簡帛古書,其中有帛書《老子》甲、乙本,這兩種文本保存良好,其內容、文字與傳世本相比並無根本區別,隻是《德經》置於前而《道經》置於後。墓葬時間為公元前168年4月。鑒於甲種本未避漢高祖劉邦諱,可以斷定此抄本抄於劉邦即位之前,而乙種本避“邦”字諱而未避惠帝的“盈”字與文帝的“恒”字諱,可知其抄於劉邦在位之時。由此可知,在漢之前《老子》已經成書。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楚墓又出土了《老子》竹簡甲、乙、丙三組。這三組簡共存有文字2046字,約為今傳世本的五分之二,其內容分別見於傳世本《老子》八十一章中的三十一章。據碳—14測定,墓葬時間約為公元前300年左右,則《老子》竹簡應早於此時。2009年,北京大學又入藏了一批漢武帝前期的竹簡,其中有比較完整的《老子》竹書,從抄本避漢高祖劉邦諱而不避惠帝劉盈諱的情況看,它與帛書乙本抄寫時間大致相同,即抄寫於漢高祖時期。更讓人驚喜的是,簡書保存良好,有完整和接近完整的竹簡221枚,還有殘簡10枚。竹書也分為上下兩篇,共七十七章,《道經》在後而《德經》在前。經整理後的統計,全書正文現存5200百字,有重文114字。據推測,原書正文應為5265字。所闕文字中有不少可據上下文補入,實際影響到文意理解的闕字不足百分之一。因此,這是出土的四種《老子》版本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種。從上個世紀70年代至今,僅在不到四十年時間,我們便先後讀到兩千多年前的四種《老子》簡帛古書,是何其幸運!

由這幾種出土的《老子》抄本可以推知,《老子》應成書於戰國中期之前。

由於郭店楚簡的文字僅為傳世本的五分之二,因此目前學術界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這三種簡應當是墓主人從八十一章裏摘錄出來的部分,不代表當時僅有三十一章;而另一種看法則認為,《老子》一書的內容曆經由少到多、由簡到繁的過程。因此,這三十一章正是早期《老子》的內容,其他部分為戰國時期道家的傳人所增補。

我們認為,如郭沫若所說,《道德經》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認為是環淵,即關尹),“根據老聃的遺說,用讚頌式的體裁,加以‘發明’,把它整理出來了的”。這一說法可能差近事實。春秋時期,多以口耳相傳的方式教授學生,學生將老師的話記錄下來整理成書,《論語》便是如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