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赤巍郡(1 / 3)

道教第一觀天道觀被滅了。

天道觀香火鼎盛,發展悠久,建立至今已經上千年,而且住持還是葛氏——葛玄天師後人。葛氏底蘊深厚,法力強大,觀中高手如雲,單單是現任住持葛榮就有“道家第一人”的美譽。

就是這樣強大的天道觀,就是這樣盛名的葛榮,一夜之間,全都變作塵土。此事對於魏朝來講無疑是驚天大事,當朝皇帝更是下旨徹查其中緣由。

這幾日來,成為九州各州郡百姓茶前飯後的閑談。

王二是雷州赤巍郡一名普通百姓,地裏老農,今年已經四十有二,上無父母,下無兒女,身旁更沒有媳婦老伴。他長相平凡,麵黃肌瘦,一副瘦得隻剩骨頭的身軀,臉上永遠的苦悶表情,無不表露著他淒慘淒涼的處境。

他家住在赤巍郡南街一條破敗的街道邊。

赤巍郡是雷州西北的一個郡,毗鄰風域,物產不豐,資源缺乏,較為貧困。南街又是赤巍郡城裏最爛、最破的地方,他恰巧又住在最爛、最破街道裏的最爛、最破房子裏。

王二實在可憐。

他本不該這樣可憐,當年也曾在城裏開了一間雜貨店,經營百姓往日所需柴米油鹽等物;一件棉布店,製作服飾衣物。日子算不上大富大貴,至少也有一個環境優越的二進院子。往日生活起居,衣來伸手丫鬟伺候,飯來張口仆人伺候。王二過著比現在優越數倍的享受生活,渡過十九年光景。

直到那年王二父親病故,次年母親病故,天就變了。王二從小不學無術,吃喝嫖賭,樣樣精通,往日雙親在世,還有人教訓更正,能夠收斂一二,二老一去,王二隻用了八個月就將全部家產全數喪盡,一下子從天上著落到地裏,至今未能翻身。

由於他紈絝的性格,暴躁的脾氣,早年根本沒有逃到老婆。等他脾性大改,年歲也大了,更沒有人看得上他。享受生活一走就是二十三年,王二無時無刻不懷念,但也隻是想念。

黃昏日落,金色的光芒裏人們的影子拉得長長的、瘦瘦的。赤巍郡城門即將關閉,務農百姓、行腳商人熙熙攘攘湧了進去。

王二肩膀扛著一把鋤頭,托著背慢慢悠悠的走入城門裏,他消瘦的身子實在沒比鋤頭把粗多少。整日的勞作實在痛苦,這樣的痛苦日日重複,才隻能維持生存,勉強度日。王二重重歎息一口氣,又開始想念年輕時的美好生活。

王二邊走邊想,然後在李包子那裏買三個包。李包子原名李鑫,意思是說能夠得到很多金子,成為富豪財主。可是這麼多年過去,李鑫依舊是李鑫,並沒有成為李財主,還是個賣包子的。所以王二就叫他李包子,故意糗他。

李包子知道後特別惱怒,所以就拿王二當年說事。俗話講: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二人每次見麵都會大吵一架,不可開交,似是生死仇敵,有著不同戴天的仇怨。

時間一久,二人反倒成為好朋友了。

可能是同病相憐的緣故吧!

隻是李包子要比王二好在一點,也是令王二羨慕的。李包子永遠懷揣著過富日子的向往,永遠鬥誌激昂,成為妥協。為了早日達成理想,他沒日沒夜、兢兢業業的做包子,無比小心仔細,每一個包子都是一樣美味。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他依舊在賣包子,生活也隻是比王二好一點。

王二自從敗壞家業,經受苦日子洗刷,真正明白賺錢的不易,他的激情早就蕩然無存。激情沒有不代表沒有想法,他依舊對好日子充滿遐想,但也隻是想,自知今生無望,也就沒有去做。

所以,王二對李鑫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感到異常驚訝和好奇。

究竟什麼樣的人才能如此堅持下去,他難道是鐵人?

王二今天沒有多想,身上疲乏的感覺,酸痛的筋骨,不容他多思考別的。

李鑫做包子味道確實好吃,王二已經吃了十多年,依舊沒有吃膩。李包子做包子確實有本事。王二將鋤頭放在身旁,坐在地上,他旁邊有一個小車。

小車上有籠屜、蒸鍋、火爐以及麵板,麵板上有麵粉、清水、幾種常見餡料。小車外麵帶著打著招牌“李氏包子”,另一麵站著一個忙碌的男子,他就是王二的好友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