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展鋒芒(1 / 1)

連續十幾日的修養,羅欣的身子大有好轉,羅欣便閑著無事和小綠把外麵除種滿植物的地修了修種滿了梅,蘭,菊。剛好湊齊了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小姐,你為什麼種這些呢?像牡丹咱們宮裏半枝都看不到!”小綠看著正在精心澆灌蘭的羅欣好奇地問。

羅欣笑了笑一邊澆水一邊解說:“梅、蘭、竹、菊合稱花中四君子,而牡丹和芍藥是花中兩絕,園林三寶是樹中銀杏、花中牡丹、草中蘭;盆樹四大家是黃楊、金雀、迎春、絨針鬆,花草四雅乃蘭、菊、水仙、菖蒲;歲寒三友乃鬆、竹、梅。牡丹話代表著榮華、富貴、地位。它不適合我。號稱花中四君子,四君子並非浪得虛名,確實各有它的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蘭,空穀幽香,孤芳自賞。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菊,淩霜自行,不趨炎勢“花中四君子”因其本身習性而被賦予不同的人格魅力。色淡香清、象征謙謙君子的是蘭;不與群芳爭豔,金秋綻放、恬然自處的是菊;修長挺拔、清雅高格的是竹;迎寒而開、傲霜鬥雪的是梅。

梅,傲而不俗。其色分紅白及綠,另有蠟梅,色黃如蠟,香氣濃鬱,雖自成科屬,其風韻卻與梅有異曲同工之妙。梅壽可逾千載,枝幹虯曲,身姿蒼古,其芳愈寒愈媚,臨風寒勁挺傲然鐵骨,遇冰雪更添飄然風儀。明代李漁曾論賞梅之無奈:“風送香來,香來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凍而花亦凍”。吾以為: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來更是造化奇絕,踏雪尋梅,嗬氣凝香,滿目嬌色,風雅至致哉!

蘭,幽而不病。處深山,厭都市喧囂,不以境寂而色遜;居幽穀,喜明月清風,不因穀空而貌衰。藝蘭之人,跋涉林壑之間,尋采野生之蘭,馴其野性,育其良種,配山石襯其雋秀,置曲房顯其香幽;蘭葉,如挑破凡障睿劍,蘭花,如指點群迷佛手,聞其香,瞻其容,如入禪境矣。蘭香如檀,置蘭之室不宜久坐,久坐而不聞其香,故癡迷呆滯者,實難見識蘭之雅趣。

竹,輕而不佻。其莖有方圓之別,其色有青紫之分;竹無心性隨和,山野路旁,庭院廟堂,隨遇而安,四季茂然;櫛疾風揚其勁節,沐春雨聳其玉筍,披月輝露其窈窕,偎峭石顯其輕靈;傍窗而植,賞月投之秀姿;臨池而栽,顧波泛之倩影。宋代蘇東坡曰:“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古人愛竹之情,由此可見一斑矣。

菊,麗而不嬌。傲然臨霜,怒放於群芳凋零之際;不畏肅殺,盡展其萬方嬌媚之態。園藝之菊與野生之菊不同矣,野菊婆娑,點綴村舍疏籬,隨處而生,毋須人工;而園藝之菊,從春之下種至秋之綻放,其間治地釀土,防燥慮濕,摘頭掐葉,接枝捕蟲,防雨避霜,使藝菊之人難得閑暇。從古到今,曆代藝菊之人傾心培育,使其種類紛繁,姿態萬千。是謂:菊之美,三分出自天工,七分來自人力,藝菊之人終年辛勞,以人力助天工,菊之美,實臻天人合一之境也。。”

“哇,小姐你好厲害啊,唱歌唱的好聽,上次你跳給我看的舞蹈也好美,而且懂得還那麼多!”小綠一臉崇拜的看著羅欣,引得羅欣一陣嬌笑。

“好!”南宮玉突然走過來叫好,一邊還跟著個陌生男子。“珋,朕的愛妃怎麼樣。”他們來到這裏正好聽見羅欣對菊花的解說。

“哈哈,難得宮中有女愛菊啊!”南宮君珋笑著看著羅欣,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禦。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是個美麗素雅的女子。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南宮君珋給羅欣的印象是隨和、灑脫、無欲無求、不羈,讓她感到溫和友好。

“好一句‘不是劇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皇兄的欣妃真是博學多才啊!”南宮君珋看著羅欣一副羨豔的模樣。

看著羅欣對自己弟弟的友好溫柔,南宮玉發憤。醋意滔天的說:“今日朕發現原來愛妃如此多才,那麼想必為梅蘭竹菊各做一首詩也不困難。”

垂眸,羅欣知道南宮玉故意刁難想了片刻挑出了四首。

“《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蘭花》道是深林種,還憐出穀香。不因風力緊,何以度瀟湘。

《詠竹》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織可承香汗,栽堪釣綿鱗。

《殘菊》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還持今歲色,複結後年芳。”

“好啊!”南宮君珋驚歎於她的才學,連南宮玉也十分佩服她,但卻沒表露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