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之間的傳染性疾病大都具高度傳染性,貓咪得傳染病時幾乎都會造成嚴重症狀甚至死亡。而這些傳染病都是貓咪接觸到感染源,或是沒有施打預防針的狀況下造成的感染。因此,貓咪應該定期接種這些疾病的預防針,將新進貓咪完全隔離,盡量室內飼養,減少與外麵貓咪打架的機會,這樣才能有效降低貓咪感染傳染病的幾率。

貓鼻氣管炎(皰疹病毒)

貓鼻氣管炎會造成傳染性結膜炎以及上部氣管發炎,特別是當幼貓感染時症狀往往容易惡化,且會導致結膜炎,嚴重的甚至有可能喪失視力。

感染途徑

大部分貓咪感染皰疹病毒痊愈後,會終身帶原,因為病毒會躲在神經組織內,當健康狀態變差時,免疫力降低,就會從神經組織中出現,導致疾病再發生;而當疾病惡化,變成肺炎及膿胸時,甚至有可能造成貓咪死亡。所有年齡的貓咪都會感染皰疹病毒,但幼貓最易感染,因此早期接種疫苗,誘發免疫力是很重要的。

其主要傳染途徑是接觸到感染貓的口鼻或眼睛分泌物而感染,飛沫也是傳染途徑之一。另外,多貓飼養、環境變化、母貓分娩時精神緊張、使用免疫抑製劑等,也會造成免疫力降低而使貓咪間歇性排毒,增加感染的機會。

症狀

感染的貓咪可能會發燒、精神變差、食欲降低,且鼻子周圍有明顯的鼻分泌物,由清澈鼻涕轉為鼻膿,甚至會有鼻鏡潰瘍;也常常可以看到結膜炎、眼睛畏光及眼睛分泌物,嚴重的甚至會有角膜潰瘍。如果繼發二次性細菌感染,會造成嚴重的支氣管肺炎。幼貓的死亡率非常高。

診斷

1 臨床症狀及病史:當幼貓持續打噴嚏超過48小時便需注意,尤其是未施打過預防針的幼貓。

2 病毒分離:可以采集口腔咽喉或是結膜分泌物來做病毒分離。

3 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

治療

1 抗生素治療:預防二次性的細菌感染造成更嚴重的呼吸道症狀。

2 補充脫水:症狀嚴重的貓咪會因為鼻腔發炎造成嗅覺變差,以及口腔潰瘍造成不吃不喝,因此需要靜脈點滴來緩解脫水的狀況。如果藥物沒辦法經口,也可以經由靜脈點滴來給予。

3 營養補充:症狀嚴重的貓咪會不吃不喝,但營養補充對病貓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呼吸困難,有時強迫灌食反而容易造成貓咪緊張,甚至有些貓咪會因為排斥進食,而造成呼入性肺炎;此時,鼻胃管或食道胃管對貓咪而言或許會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在短時間內提供給貓咪足夠的營養需求。

4 清理眼鼻及點眼藥:因為病毒感染造成膿樣的眼鼻分泌物,所以必須每天清理眼鼻分泌物,並且點眼藥,以防止更嚴重的眼睛疾病(例如角膜潰瘍)。

5 幹擾素和離胺酸。

6 霧化治療:可以補充上呼吸道內的水分,減少鼻分泌物,讓貓咪較舒服。

預防

1 母源抗體在幼貓7~9周齡時會開始下降,在感染前接種預防針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成年後定期接種預防針,保持良好的抵抗力。

2 將感染貓隔離。

3 徹底消毒。取次氯酸鈉(漂白水),以1:32的比例稀釋成消毒液,幫環境及器具消毒。但要注意的是次氯酸鈉的效果隻能持續稀釋後的24小時。

貓卡裏西病毒

貓卡裏西病毒主要是導致口腔潰瘍的上呼吸道疾病,這些病毒具有傳染性,在多貓飼養的環境下可能會有帶原的情況產生,而母源抗體減弱一般是在5~7周齡的幼貓,所以在這些環境中的幼貓,打疫苗之前就可能已經感染病毒了。

感染途徑

病毒主要是接觸到感染貓或其分泌物以及飛沫傳播而感染,會侵入結膜、舌頭、口腔、呼吸道黏膜增殖,造成發炎。

症狀

感染初期主要症狀為發燒、精神變差、食欲降低、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及流眼淚,並在舌頭和口腔內形成水皰及潰瘍,又因為口腔內潰瘍造成的疼痛,使得貓咪容易流口水;如果呼吸道的症狀持續,會引起肺炎。

而近期發現“係統性貓卡裏西病毒感染症”會造成感染貓咪發燒、臉部和爪子水腫、潰瘍、脫毛、黃疸、鼻腔和糞便出血,以及呼吸道症狀,對成貓的影響較大,死亡率超過60%,現在認為貓的慢性口炎是因為貓卡裏西病毒的慢性感染所致。

診斷

此病毒感染的診斷需仰賴臨床症狀、病史分析、病毒分離及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

治療

卡裏西病毒的治療方式與皰疹病毒治療方式相同,補充靜脈點滴,給予營養,以及清理口鼻分泌物都很重要。此外,因為口腔潰瘍、發燒和鼻塞造成貓咪不進食,可以給予消炎止痛藥來緩解。

預防

預防方式和皰疹病毒預防也相同。卡裏西病毒會持續存在環境中一個月,而一般的消毒藥很難消滅此病毒,氯係的消毒藥才較有效,因此可以用5%的漂白水,以1:32稀釋來消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