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盧溝橋尹福擲錢鏢鳳凰山海川敘家仇(3 / 3)

這一日黃昏,二人漫步到鳳凰山巔,此時晚霞如血,樹木浴在紅靄之中。呂飛燕悵望著晚霞,喃喃道:“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大清的前途就像這晚霞。”

董海川歎道:“多少年來,昏君當道,貪官司橫行,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堂堂中國難道就沒有一個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樣的好皇帝,象包拯、海瑞那樣的清官?”

呂飛燕道“秦皇漢武,唐宗寧祖,也無力補於,即使有包拯、海瑞那樣的清官,也無濟於事。林則徐抗英有功,虎門銷煙,氣壯山河,最後還不是被逐新疆。”

董海川發急地問:“那如何是好?”

呂飛燕斬釘截鐵地說:“把這個世界統統推倒!”

董海川問:“那建立一個什麼世界呢?”

呂飛燕答道:“換一個好皇帝唄。”

董海川說:“繞來繞去還是改朝換代,我聽說朱元璋也是苦出身,可是自從打了天下以後,亂殺功臣,也搞三宮六院,作威作福。”呂飛燕想了想,說:“我也想不出是什麼新世界,隻是不要像現在這樣,老百姓吃不飽肚子,文人不敢說真話,大官欺壓百姓,旗人壓迫漢人,洋人橫行霸道,練武的窩裏鬥。未來的新世界應該是人人平等,男女平等,人人有地種,有飯吃,有衣穿,誰都不許欺負誰,都說真話,不說假話,彼此尊敬友愛……”

董海川高興地打斷呂飛燕的話:“對,這個世界好!我要把全身的武藝使出來為這個新世界拚命!”

呂飛燕笑道:“現在洋人有洋槍洋炮哩,人離得遠遠的,‘啪勾’一聲,神不知,鬼不覺,人就躺下了,再一瞧,了不得,傷口處咕嘟嘟冒血。”

董海川一拍胸脯:“不怕,我把輕功練得再紮實點,什麼洋槍也不怕。”呂飛燕咯咯笑個不停。

董海川一推呂飛燕:“你笑什麼,我為推翻這個世界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呂飛燕說:“南宋女詞人李清照說,‘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古人尚且如此,何況今人,我們都應當為推翻這個世界出力!”她折下一枝樹幹,望著蒼翠的山巒和雲煙繚繞的樹林,喟然長歎:“我有家仇,更有國恨啊!”

董海川仰天長歎道:“你有家仇,我也有奇恥大辱啊!”董海川從未對旁人講過家世,此時見飛燕傷感,也觸動滿腹心事。原來董海川出生直隸文安縣朱家塢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裏,董海川的父親董福,四十歲時才娶了鄰村一個窮人家的女兒。董氏早年不育,董福五十歲時,董氏方生一子。董海川出生時,董氏猛覺天旋地轉,眼前浮現大海紅日,便給孩子取名為海川。董海川自小飯量過人,氣力也大,父母把他視為掌上明珠;家裏雖窮,也要勒緊腰帶多省些飯食給海川吃。董海川長到八九歲時,一頓飯能吃八九兩,氣力也大得驚人。兩個五六十斤重的水桶,他挑起來,行走如飛;一個七十多斤重的石墩,他能高舉過頂。董福六十歲時身染重病,臥炕不起,董氏隻得到財主“糧老虎”家當女傭。她每日披星戴月,早出晚歸,幹些做飯、燒火、砍柴、挑水、洗衣、喂豬等粗活。董海川在家侍候父親,熬藥、砍柴、燒火、做飯。一天下午董海川見父親病勢沉重,急忙跑到財主家找母親,告知她父親病勢轉危。董氏讓董海川留下照料晾曬的衣物,自己悄悄回家看望董福。董海川忽覺腹中疼痛,想去茅廁淨手。他不敢遠離套院,便來到後麵,看見西北角有個茅廁,鑽了進去。這茅廁十分整潔,木架上掛著香巾、軟藻等物,地上擺著幾盆清水。

董海川正淨手,猛聽得一聲大吼,一個人手持大棒闖了進來。董海川抬頭一瞧,嚇了一跳,提起褲子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