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川聽了,如涼水澆頭,大失所望。隻得從原路下山,來到中天門,順鳳凰嶺西行,經黃西河穀,過黑龍潭,來到一座寺院前。
董海川見天色已晚,便想進寺借宿。走近一瞧,隻見山門上寫著三個字:普照寺。走進寺門,看見一位老和尚正在練功,他身捷手快,蜿若遊蛇,嗖嗖有聲。一忽兒,他來一招“金雞獨立”,造型飄灑。董海川不禁叫好,仔細一瞧,寶刀已在和尚手中。
和尚將刀拔出刀鞘,飛步劈向旁邊一株幼柏,隻聽“哢嚓”一聲,幼柏攔腰而斷。和尚又劈向旁邊一座石碑,那石碑也被削去一角。盲和尚嘖嘖讚道:“好刀!好刀啊!”說著,又一個虎步,那刀又回到董海川身後,功夫幹淨利索。
董海川“撲通”跪地道:“弟子不遠千裏,拜訪名師,請受弟子一拜!”
盲和尚聽了,不耐煩地說:“我這功法是祖傳秘方,家祖有訓,此法不傳外人!”說完,傲然入寺。
董海川一路靠賣藝為生,又輾轉來到了河南開封,街上車水馬龍,非常繁鬧。
董海川看見街心有一個客店,便想進店住下再作打算。
店小二是個瘸子,身材短小。
董海川問:“此處還有地方住嗎?”
店小二道:“客官隨我來。”店小二引他來到後麵一間客房,見屋內窗明幾淨,倒還利落。店小二給他打來洗腳水,又給他炕上換了新被褥。
董海川解下寶刀,一摸胸前,裏麵隻有三個銅錢。他拿起寶刀,就要出門。
店小二慌忙上前攔道:“客官是不是嫌我這裏不幹淨。”董海川道:“不是,我身上盤纏將盡,我到外麵再耍幾回武藝賺些錢來,再來住店。”
店小二忙道:“不妨,不妨,我不是錢串子,先住下再說。”說著,推董海川在椅上坐了。
董海川見他言辭懇切,也不再推辭,就住下了。
次日天蒙蒙亮,董海川被雞啼聲喚醒,店小二已把洗臉水和毛巾放下炕下。
董海川洗完臉,來到院裏,乘興耍了一回六合拳。正練得起勁兒,前房的店小二喊道:“開早飯嘍!”
董海川用毛巾擦擦臉,來到前房。這裏是個飯堂,飯堂裏已有兩人,靠東邊屋角坐著一個胖和尚,正值初秋,他敞著胸懷,搖著一把大蒲扇。屋角西邊坐著一個老道,鶴發童顏,又止微合,正在養神。門口老榆樹下拴著一頭小毛驢。
店小二來到胖和尚麵前,打揖問道:“請問法師,您吃點什麼?”
胖和尚打了個哈欠,說道:“來一斤狗肉包子。”
店小二賠笑道:“我這店裏隻有豬、牛、羊、驢肉包子,還沒賣過狗肉包子。”
胖和尚道:“那好,來二兩驢錢肉,一斤牛肉包子。”
店小二一揚毛巾,說聲:“好嘍!”又來到老道麵前說道:“這位老道,您來點什麼?”
老道摸摸鶴發,眨巴眨巴眼睛,便道:“我隻想在這兒歇歇腳,一會兒就走,什麼也不吃。”
店小二笑道:“您老盡管歇著,一文錢也不要,別把凳子磨破了就行。”說著又來到董海川麵前。“壯士,您吃點什麼?”
董海川要了半斤豬肉包子。
此時,住店的人們也陸續進來坐了。
這時,門外一陣環佩相撞之聲,走進一位俊俏女子,她舉止輕盈,款步來到一個座位坐下。胖和尚見那女子頗有姿色,嘴裏一邊嚼著包子,一邊湊到那女子麵前,叫道:“娘子,老夫陪你用早飯。”說著坐在女子旁邊,動手動腳,那女子紋絲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