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社會上行走,要想達到無往不勝、左右逢源的高超境界,首先得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健康向上的形象是你贏得別人喜愛的前提。形象健康與否都會給對方留下很深的印象,如果你在交往中給別人留下了一個好印象,別人就樂於跟你交往;相反,如果你在交際中形象不佳或很差,別人就會對你敬而遠之。
1.第一印象是登堂入室的門票
卡耐基說過:“良好的第一印象是登堂入室的門票。”不可否認,給他人第一印象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你在他人心目中受歡迎的程度。美國心理學家亞瑟所作有關第一印象的研究中指出,人們在會麵之初所獲得的對他人的印象,往往與以後所得到的印象相一致。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在某些場合,突然感到自己的穿著很別扭,與周圍的人或環境格格不入,覺得自己舉手投足間窘態百出。更讓人擔憂的是,一些人在和他人初次見麵後,通常都會被別人評頭論足,在不知不覺中就被人戴上“此人很不友善”“此人很直爽”之類的帽子。這是人們拿對方跟自己已有的經驗相對照,並以其體格、外貌、服裝等為基準,對對方產生的一種觀念。如果對對方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好,就很難修正我們給對方下的結論。
其實,第一印象並不是指第一次見麵過程中所有的時間觀察對方所得的印象,而是最初幾秒所留印象的結果,切勿小看這短短幾秒鍾的表現,它對你的辦事效果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心理學中有個專業術語叫“初次效果”,意思是初次見麵的一瞬間就能夠決定你勝利與否。如果你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是聰明、穩重的,那麼下次見麵時即使你們雙方有較激烈的爭執,對方也會把第一印象融合進來,認為你是個他比較認可的人。相反,如果第一印象是穿著隨便、毫無氣質、工作態度散漫的,第二次見麵即使誠心交談,對方也一定認為你固執己見、目中無人。
第一印象就是一個人的門麵,別人對你或你對別人都是一樣。如果留給他人的第一印象很糟糕,要想挽回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在與他人初次接觸時必須注意多爭取印象分。
初到一個新環境,人人都有緊張、陌生之感,但隻要抓住人人都愛“先入為主”這個特點,我們就可以從“一開始就樹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這個策略入手,與別人進行有效交往。
要想留給他人好印象,首先就要知道好印象是由哪些要素組成的,還要知道什麼東西會弄糟了它。大部分人想給他人留下好印象,結果卻適得其反,通常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人家喜歡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應該采取什麼樣的行動。
呂倩是電腦行業中的“白領”,工作能力很強。但她有個不好的習慣,生活裏她不拘小節,整天穿著一身破牛仔服,給人一種吊兒郎當的印象。
有一次,她去一家公司麵試,依舊穿的是那套“行頭”。剛一見麵,負責招聘的人便皺起了眉頭,雙方談了幾句,對方便下了逐客令:“對不起,我們公司需要的是工作態度和生活態度都很嚴肅的人!”
呂倩的麵試以失敗而告終了。
當然,要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不僅要注意在外在形象上魅力迷人,還要注意修煉你的行為舉止及從中流露出你獨特的氣質。讓自己神采奕奕,洋溢著生命的活力,這就是風度。風度是氣質的外化,這是一種精神上的高度灑脫、自由,它比清秀的麵目更有魅力。
日本早稻田大學心理學講師東清和先生曾說:“用來形容對某人印象的基本詞彙有五六十個,而形容第一印象的則隻有五六個,因為第一印象隻能用極表麵的詞語來形容。諸如令人討厭、有智慧、漂亮、溫柔、有幹勁等等。”
想贏得五六句好的評語並不困難,隻要稍加努力就能享受提升第一印象的成果。那麼,怎樣才能給對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第一,發揮自己的長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如果你發揮自己的長處,別人就會喜歡跟你在一起,並願意同你合作。所以,與人交往,要充滿自信,並盡可能地發揮自己的長處。
第二,適應不同的場合
懂得與人交往的人,會因場合不同而改變自己的表現。一成不變的狀態會使人顯得沒有朝氣,從而不會給人留下美好印象。不管是與人親密地傾談,還是發表演說,都要在保持言行一致的前提下,因時因地地有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