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父知道要是把承陽留在南都,自己不在身邊,恐怕會鬧出不小的禍事,這才領著其來到帝都,隻是他父親沒有想到的一件事,那就是作為在南都的“小惡霸”,在帝都可不會歇著停著,隻是在南都,有段家世代的根基,南都大大小小的人物都會給段家麵子,在帝都則不是。
帝都的世家公子們,都有自己的圈子,但算到最後,都歸結與兩大幫:演武堂和青林堂。演武堂的老大是一代王侯鐵衛大統領定武侯趙堪離的兒子趙允,而青林堂的領袖則是朝堂宰執青平侯彭君嵩的兒子彭塵,段家的這位“小惡霸”的身份和背景,可沒有被這些人放在眼裏。
從高高在上的萬人矚目到無人問津的落魄路人,段承陽可是經曆了一場對於他來說稱得上災難的心裏曆程和肉體上的折磨,加上刑部向來就是朝堂最繁忙的六部之一,段義渠根本沒有時間去關心自己的這個唯一的兒子。
直至後來,段承陽變得沉默寡言,段義渠也當了刑部之首,他才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
但段承陽無論在外麵受到了多大的委屈,都不會對段義渠說,這讓堂堂的帝國公侯很是無奈和自責。
祭龍也是如段承陽般,當年宋春泰來到帝都時,身份甚至還不如段義渠,段義渠起碼是個世家子弟,而宋春泰出身就是平民個江湖人士,當年在西方戰線偶然的機會領鳳鳴衛在程瓊山腳下一戰殲滅了西蠻國蠻牛軍團的先鋒近四千餘人,被皇上下旨入京受封,晉封子侯,祭龍也是這個時候入的京,後來在帝都與江湖人士海英幫的餘孽大戰,得到皇上的稱讚,後又在程瓊山腳下伏擊,竟然斬殺了西蠻國皇室前來前線犒勞將士的皇室王爺,靠此軍功宋春泰被封為平西侯,這個時候祭龍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小侯爺,隻是,這樣的身份背景剛開始並沒有得到帝都權貴子弟們的認可。
但祭龍卻不像段承陽,他完全靠著自己的雙手在帝都搏出了自己的一片天,或者說,打出了一片天,講武堂的世家子弟除了其領袖趙允,其他的人基本上都挑戰過祭龍,無不是被祭龍輕易製服,至於青林堂,當然不像講武堂那般,隻是祭龍全然不顧世家子弟們之間的規矩,你惹我,我就打,雖然青林堂有感於祭龍的粗俗,但卻沒有一個人敢惹他倒是成為兩堂的共識。
至於段承陽與祭龍兩人的認識,即存在著偶然,也有必然,也許宋春泰本身就是江湖人士出身,身上或多或少還保留著江湖習性,祭龍顯然繼承了這點,隻是很少吧了。
也許出於心血來潮,也許是想拔劍不平,也許是兩人確實投緣,在段承陽被講武堂欺負的時候,祭龍出現了,沒有多說一句話,那些人隻是看著祭龍冷笑的神情,都悻悻的離開了。
而真正讓兩人聞名帝都的還是祭龍為段承陽打抱不平,在帝都外一個貴族家的後院擺了擂台,立下規矩,祭龍一人迎戰所有願意上場的世家子弟,除非祭龍被打趴下,否則祭龍絕不下場,而在場的世家子弟們要是沒有戰勝祭龍,則以後見著兩人都要退讓三分。
這一戰,祭龍立在擂台中央,俯瞰眾人。
段承陽則畏縮在一角,雙眼通紅的看著發生的一切。
直至祭龍大戰近三十餘場,渾身已是傷痕累累,段承陽大吼一聲,跑上擂台,對著周圍的人怒吼:你們夠了沒有!
講武堂的領袖趙允緩緩的登上擂台。
祭龍的臉上滿是苦澀,就是自己在全盛的時候,與趙允勝負也不過在五五之分,甚至四六,自己是四,何況現在。
段承陽護在祭龍的前麵。
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想象中的大戰沒有爆發。
趙允一臉凝重,向兩人行了一禮,恭敬道:“小侯爺,你贏了,以後凡是講武堂的人遇到兩位必然禮讓三分!”自此,祭龍在帝都有了第一個別稱:小侯爺,那麼多的世家侯爵,而小侯爺,從此以後,在帝都的界麵上,周圍之人都知道,小侯爺,就是祭龍。
這就是祭龍今天贏得的,這也是趙允在眾位世家子弟眼中的分量。
祭龍笑了,段承陽則哭了。
第二天段承陽上門探望祭龍時,場中隻有兩人的時候,段承陽問的第一個問題,讓祭龍很是無語:平西侯姓宋,你怎麼姓祭?好奇怪,好奇怪的姓氏......
祭龍有種想揍人的衝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