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天改變命運的最大力量來自於心的力量
心,是糾纏你一生的痛心,是成就你一切的根。
——葉舟(北京大學特聘教授,暢銷書作家)
北京大學著名的特聘教授葉舟先生指出,在這個世界上,改變命運的最大力量來自於心的力量。每個人的心力有三大塊:一是心魂的力量,二是心態的力量,三是心智的力量。其中,在這三種心力之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心魂,即人的精神。
葉舟教授指出,一個人能否成就大事業,有所大成就,最為關鍵的不是能力,不是知識,不是環境,而是看他是否有雄心,是否有戰無不勝的鬥誌,有沒有堅持到底的意誌力,是否有百折不撓的韌勁,有沒有威武不屈的氣概,這便是人的心魂。一個人如果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便能夠取得超乎常人想象的成就,同時也能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創造出奇跡來。
在2010年的一天,一家醫院曾經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
初夏的一天,淩晨2點多分,在醫院的一間搶救室內,兩位護士正在一位快要停止心跳的病人旁邊守夜。其實,就在前一天下午6點多鍾的時候,一個緊急電話就打到病人的家中,讓他家人趕快到醫院來為他準備後事。
當家人趕到這位臨危的病人床邊的時候,病人已完全處於昏迷的狀態,他的心髒病嚴重地發作了。一家人都在外麵的走廊上焦急地等待,有的在擔心,有的在祈禱。
就在病房中,兩位女護士忙碌地對病人進行了最後的挽救。她們每人抓住病人的一隻手腕,力圖摸到他脈搏的跳動。因為病人在整整6個小時之內都未能夠脫離昏迷的狀態,醫生已經為他做了力所能及的一切,最終離開了這個病房。
這個時候,奄奄一息的病人絲毫不能夠動彈,然而,他聽得到護士們的聲音。在昏迷狀態的某些時間裏,他能相當清楚地思考。他聽到一位護士緊張地說:
“他停止呼吸了!你能摸到脈搏的跳動嗎?”
回答是:“不能。”
他一再聽到這樣的問答:“現在你能摸到脈搏跳動嗎?”
“不能。”
“我很好,”他想,“但我必須告訴她們,無論如何我必須告訴她們。”同時他對護士們這種近於愚蠢的親切又覺得很有趣。他的內心在不停地想:“我的身體狀況很好,並非即將死亡。但是,我怎麼能夠告訴我的家人這一點呢?”
於是這位病人想起了他所學過的自我激勵的語句:“如果相信你能夠做這件事,你就能完成它。”他試圖睜開眼睛,但是失敗了。他的眼瞼不聽他的命令。事實上,他什麼也感覺不到。然而他努力地睜開雙眼,直到最後他聽到這句話:“我看見一隻眼睛在動——他仍然活著!”
“我並不感到害怕,”病人後來說,“我仍然認為那是多麼有趣啊!有一位護士不停地向我叫道:‘先生,你在那裏嗎?……’對這個問題我要以閃動我的眼瞼來作答,告訴她們我很好——我仍然在世。”
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後,病人通過不斷努力睜開一隻眼睛,接著又睜開另一隻眼睛,在不停地與死亡做鬥爭。最終,他戰勝了死神,活過來了,被醫院工作人員稱為一種“奇跡”。
這位病人在臨死之時,仍舊能夠依靠他強大的精神力量去戰勝死神,獲得重生,創造了超乎常人想象的奇跡,由此可見心魂對人所起的巨大作用。
關於心魂,葉舟先生指出,心魂對人能夠產生巨大的作用,對一個人是如此,對一個團隊、一個國家更是如此。許多人都看過《亮劍》,亮劍精神就是中國軍人的軍魂。回首看曆史,秦皇漢武、成吉思汗……再看看當今的風雲人物張瑞敏、牛根生、史玉柱……我們能夠看出什麼是人一生中最為重要的東西,當然是魂,正是這些魂支撐他們創造了一個個不凡的業績和超乎常人的奇跡。北大的“兼收並蓄”也是魂,它能支撐北大建立起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和人文厚度,使它成為一個與中國近現代命運息息相關的神聖殿堂。
可以說,心魂是一個人不斷奮發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向導,也讓生命的意義得以體現。因此,正如北大教授所說,一個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首先要重新建立心魂。
第2天心態是一切的根源:想改變一切,先改變自己
相由心生,改變內在,才能改變麵容。一顆陰暗的心托不起一張燦爛的臉,有愛心必有和氣,有和氣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