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用低早就成為公司傳統(1 / 2)

查理跟我這麼多年觀察下來的結果是,企業總部的高成本與公司的績效改善之間可以說完全沒有關係。事實上我們認為,組織越簡單、成本越低的公司運作起來會比那些擁有龐大官僚組織的公司更有效率得多。就這點而言,我們相當佩服Wal-Mart、Nucor、Dover、GEICO與Golden West等公司。

——彼得·林奇

[巴菲特是這樣煉成的]

巴菲特認為,把管理費用降到最低程度是每個企業理所當然應該做到的。這不僅僅是因為經濟原因,還在於效率問題。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1992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說,查理·芒格和他這麼多年來觀察得到的結果是,企業總部的高成本運作和該公司的績效改善之間可以說完全沒關係;不但如此,事實上他們還認為,公司組織越簡單、成本越低的企業,會比那些擁有龐大官僚組織的企業更有效率得多。從這一點上來說,他非常佩沃爾瑪公司(Wal-Mart)、紐柯公司(Nucor)、多佛爾公司(Dover)、政府雇員保險公司(GEICO)與金西公司(Golden West)等。

了解到這一點容易看出,為什麼伯克希爾公司能夠把管理費用降低到最低程度,並且伯克希爾公司購並的企業對象也都具備這樣的低成本運作特征、低成本運作的企業更願意奔向伯克希爾公司懷抱了。說到底這就是一種企業文化,一種企業之間的惺惺相惜。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2006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說,當年伯克希爾公司給美國聯邦政府交納的所得稅金額高達44億美元、向美國政府申報的文件頁數多達9386頁,可是公司總部卻一共隻有19位工作人員,公司總部的所有支出包括員工福利、兩個辦公場所費用在內也隻有353.1978萬美元,可見公司在費用開支方麵是如何節省。

他說,企業界許多重要人物對政府開銷頗有意見,指責這些官僚體係不把納稅人的錢當錢看待,可與此同時這些高層管理人員在公司財務上也因為所用的錢不要從自己的口袋裏掏出來而表現出同樣的陋習。

他舉例說,他在擔任所羅門投資銀行董事時看到的一個小故事就能說明這一點。20世紀80年代該銀行專門聘請了一位理發師每個星期上門為高層管理人員服務一次,同時還有一位專門修指甲的人。後來銀行為了壓縮費用開支提出接受這項服務的人員必須自掏腰包,其中就有一位高層主管立即要求該理發師從原來的每星期給他修一次麵改成三個星期一次了。

巴菲特非常了解個中關係,所以在伯克希爾公司壓縮費用開支方麵很早就形成了一係列製度,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以身作則,不但一切費用從簡,而且幾乎所有項目都自費,這樣就帶動了其他所有高層主管人員的仿效,至少是不能隨便報銷費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