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介紹一條小技巧說,如果某家上市公司的財務年報中有太多的“附注”說明,那往往就表明該公司存在著許多隻“蟑螂”;尤其是當這些附注說明的內容都模棱兩可、似是而非時,那就更證實了該公司擁有許多“不可告人的秘密”。這時候投資者該怎麼做,答案就是很明確的了。
除此以外,如果上市公司對將來的盈利預期過於樂觀,這其中也通常潛藏著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雖然有些情況能夠證明該公司將來的業績表現良好,但巴菲特認為市場瞬息萬變,各種各樣的預期不可信。他的原話是:他連下一季度的情況如何也不清楚,預測一年後的利潤就更不是他的專長了!
巴菲特不喜歡複雜的業務,這種性格表現在多方麵。在伯克希爾公司購並企業時,巴菲特總是讓對方出價,如果他看看價格合適就買下來,如果企業質地很好可是價格太高,他也會一票否決的。這種“一口價”交易方式很少有例外,這就反映了他的這種爽快、幹脆風格。
他在伯克希爾公司2007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說,在伯克希爾控股87.4%的美中能源集團公司旗下,擁有太多太多的不同種類的公用事業企業。1999年伯克希爾公司以每股35.05美元的價格買下該公司,當年它的每股收益是2.59美元,這就是一個例外。
因為在巴菲特看來,該公司對伯克希爾公司的價值隻能是每股35美元。投資銀行家雖然對伯克希爾公司反複推薦美中能源集團公司如何如何好,因為他們看見巴菲特對該公司心動有加,隻是巴菲特信奉自己的“一口價”,不願意抬高價格。堅持到最後巴菲特作出了一些讓步,同意每股提高0.05美元,以便於讓他們回去以後好對客戶交賬,說他們已經盡力了,他們已經榨幹了巴菲特的“最後一枚鎳幣”。
巴菲特笑著說,這就是每股購買價格35.05美元的來曆。但從中依然可以看到巴菲特的那種崇尚簡單風格,不僅僅是業務還包括價格。
[啟示錄]
知難而退雖然缺乏“刻苦鑽研”精神,但顯而易見這是不可多得的人生智慧。“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與股票鬥”,即使“其樂無窮”,也難逃投資失敗的命運,何況這裏損失的都是白花花的錢呢?
§§26 收購企業價格一定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