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查理·芒格在藍籌票據公司1981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所說,如果不收購《布法羅新聞報》,當年3400萬美元的收購價隻要能獲得公司下屬其他子公司的平均投資回報率,現在就能增值到7000萬美元,年平均收益超過1000萬美元。
但是,巴菲特的算盤顯然不是這樣打的。他認為,無論《布法羅新聞報》的經營狀況如何,隻要這家報紙的發行量和廣告收入能夠穩步上升,其他所有困難都是暫時的、可以克服的。更何況,這家報社擁有素質良好的人員,能夠通過不斷向讀者提供優質服務取得最終成功。
據2002年12月28日《布法羅新聞報》報道,墨菲·萊特回憶說,還在報社被收購前他就向報社提出準備創建一份名為《津津有味》(Gusto)的娛樂周報,結果很快就被當時的發行人否決了。道理很簡單:任何想要改變報社運行程序的想法,都會讓高層管理者感到不安。
而墨菲·萊特第一次遇到巴菲特時同樣向他提出了這一想法,並表示這是自己當時非常想做的一件事,他認為,這會對原來的報紙運營方向作出調整。
很顯然,這時候的巴菲特對這家報紙的運營狀況還不夠了解,所以他隻好回答說,這樣吧,我們再探討一下,但這種探討必須馬上開始。
巴菲特認為,《布法羅新聞報》早在1915年就停止發行《星期日報》了,如果這時候能重新恢複周日版應該是一個好主意。
於是他就這個問題請教墨菲·萊特。墨菲·萊特回答說,他認為這是絕對必要的。因為各項研究表明,這不但能大大增加發行量和廣告收入,還能彌補日常運營造成的收入損失。實際上,這也是巴菲特決心購並這家媒體的主要原因之一。
1977年6月3日《津津有味》正式創刊,隨後便取得巨大成功。《星期日報》創刊後也取得非常成功,尤其是1982年9月19日它的競爭對手《布法羅通信快報》倒閉後,它在當地取得了完全壟斷地位。
僅僅是到1999年,《布法羅新聞報》的稅後收入就超過巴菲特當年3400萬美元的收購價。如今它的價值至少在4億美元,員工人數超過1000人。
據1991年第1期《新聞公司》雜誌報道,該公司當時就已經成為一家非常典型的巴菲特企業,資產收益率高達91.2%,完全可以說歎為觀止。該雜誌預測,該報很可能會成為美國獲利最高的報業媒體。
[啟示錄]
巴菲特認為,雖然收購《布法羅新聞報》不是一件十分有把握的事,但因為該公司具有良好的員工隊伍和明星經理人,所以完全可能通過調整經營策略來穩定發行量和廣告收入,並最終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