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股與可轉換特別股的轉換(2 / 2)

另外一個例子是,1996年3月1日是伯克希爾公司持有的第一帝國銀行特別股可以轉為普通股的最早日期。巴菲特對這家銀行管理層和良好的經營非常滿意,所以迫不及待地把這些特別股轉成了普通股。

巴菲特介紹說,在可轉換特別股轉為普通股過程中也有令人失望的案例。例如,1987年伯克希爾公司剛剛買下所羅門公司特別股不久,巴菲特就意識到自己對銀行業的發展前景沒有多大把握。果然如此,在接下來的8年中,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了1倍,巴菲特還沒看到把該特別股轉為普通股的良好契機,所以不得不放在手裏,每年獲取9%的股息收入,被迫把它當作是一項固定投資。因為從固定投資角度看,9%的年收益回報率也還是相當誘人的。

根據原來條款約定,除非伯克希爾公司把所羅門公司特別股轉為普通股,否則從1995年10月31日開始的5年間,所羅門公司每年可以贖回20%的投資。就這樣,1995年就有第一筆20%即7億美元投資中的1.4億美元投資被贖回。

另一個令人失望的案例是美國航空公司特別股。無論從業績表現還是行業發展趨勢看,航空業股票都是非常不值得投資的,幸虧巴菲特當初購買該公司特別股時有一條對伯克希爾公司非常有利的條約,那就是如果該公司不能如期支付股息,就要按照每年5%加計罰息。這個條約本來是“先小人、後君子”的,沒想到最終居然派上了用場。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1997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說,截止當時,伯克希爾公司已經脫手冠軍國際造紙公司特別股,並且實現了一部分獲利。在剩下的4項特別股投資中,吉列公司及第一帝國銀行的特別股早就轉成了普通股,正在享受著高額的未分配利潤。而美國航空公司和所羅門公司則因為發生嚴重的經營問題,業績回報乏善可陳。

從上麵的分析看,伯克希爾公司所投資的特別股業績總的來看是相當不錯的,其中最大的功勞在於吉列公司特別股;如果扣除了這個因素,其他幾項投資的特別股所帶來的稅後收益與中期固定收益債券的投資報酬率相比,實際上也差不了多少。

[啟示錄]

伯克希爾公司購買的可轉換特別股在轉換成普通股時,有幾項獲得了高額加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吉列公司和第一帝國銀行特別股,幾乎每年都能給伯克希爾公司帶來1倍的投資收益回報。

§§12 靠朋友推薦促成購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