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著這幾手絕活,沈光“交通輕俠”,“為京師惡少年之所朋附”。不過,擁有這樣的本領的人自然不會甘願做一個“老大”。沈光畢竟也是官宦人家出身,自身的學識也不差,自然極其渴望立功顯名,光耀門楣。恰巧煬帝征高麗,征集天下驍勇之士,沈光便投身於行伍。
英雄之士總不缺乏豪言壯語,沈光臨行之前跟送別的賓客說道:“是行也,若不能建立功名,當死於高麗,不複與諸君相見矣。”讀隋唐史書,就總是會被裏麵不同類型的英雄豪傑的話語所感動,當時的人們似乎均帶有一股雄壯之氣,話說出來就感覺到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佇立於天地之間。要說中國人的精神在哪裏找?就從這一個個慷慨雄壯的祖輩先賢的言行中去找才是正道。
此時遼東城被圍,參與攻城的就有沈光,當時隋軍用衝梯攻城,沈光就是攀在衝梯上第一批攻城的人。這樣麵對麵的血肉搏殺,比得就是快狠再加上不要命,沈光憑著混黑社會時街頭搏殺的經驗,一上城頭便驍勇無比,十幾個高麗兵就倒在了他的刀下。高麗人一見此人凶猛,於是調集重兵圍攻沈光,沈光雖然勇猛,畢竟架不住人多,被打下了城樓。眼看就要被摔成肉泥的時候,衝梯上綁著的繩索被沈光抓住,他的輕功再次發揮作用。抓著這根繩索,沈光瞬間又攀上城樓,再次與高麗軍生死相拚。恰巧煬帝此時正在城下觀戰,看到這樣厲害的人物哪有不留心的?從此沈光青雲直上,拜朝請大夫,賜寶刀良馬,後來又升為折衝郎將,賞遇優重,甚至推食解衣以賜之,可謂是皇恩浩蕩了。沈光也無愧於煬帝這樣的厚遇,江都之難後,沈光為了給隋煬帝複仇,和麥鐵杖的兒子孟才共同約定除掉宇文化及,卻被陳謙出賣,沈光不及披甲,就帶領百餘人突襲宇文化及的營帳,可惜宇文化及早得知消息逃走,沈光突襲不成被團團圍住。他雖然沒有甲胄但是照樣猛不可當,“斬首數十級,賊皆披靡”。叛將司馬德戡一看肉搏戰對付不了沈光,立即調動了大隊騎兵,四麵射擊,沈光方遇害,其麾下數百人皆鬥死,無一個投降的。
有道是,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
肝膽洞。毛發聳。
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
沈光與他的同伴忠實地遵循了當初同生共死的諾言,死時年僅二十八,死後“壯士聞之,莫不為之隕涕”。算是死得轟轟烈烈,青史留名!
隋軍圍城攻打一個多月後,遼東城顯然已經很難支撐,此時隋軍準備了百餘萬個裝滿土的布囊,欲築一道闊三十步,高與城齊的“魚梁大道”,使隋軍大股部隊能順利衝入城樓。另外還做八輪樓車,高出城牆,夾著魚梁道,可以俯射城內,掩護隋軍登城。一切準備工作均已就緒,就等著給高麗守軍最後一擊的時候,一個如晴天霹靂一般的消息傳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