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日常協調藝術(3 / 3)

在上下級關係中,多數情況下上級是處於主導地位的,因此,要處理好上下級關係,上級需要更主動一些。要使下級按照你的要求工作,不僅要使下級服你,還要使下級真正敬你。要使下級敬你,就必須在工作中公正辦事,在下級麵前謙和待人。

要得到下級的尊敬和愛戴,使下級自覺地服從指揮,首先應該在下級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上下級相處時,下級會通過觀察上級的言談舉止、行為作風,對上級的喜惡傾向、待人態度、處事方針、品質特征等進行評價。因此,上級一定要慎言行,重表率。慎言行是指言行要與自己的身份相稱,要符合客觀實際,要有利於引導下級勤奮工作,促進事業發展。慎言行必須言而有信,行則必果。說了就真幹,幹就全力幹好,才能贏得下級的敬佩。重表率強調發揮上級以身作則的作用。上級不僅要指導下級怎麼幹,還應該帶領下級齊心幹。多注意實際行動,嚴格要求自己,端正自己的行為,踏踏實實地工作,就能喚起下級的激情,上下級就會同心同德。

用人是否得當是上下級關係能否融洽的一個主要方麵。任用了為人正派、事業心強、精明能幹的人,就會正氣揚、士氣振、人心聚;任用了心術不正、上諂下欺、平庸無能的人,邪氣壓不下來,大家看不到希望,就會心灰意懶,人心渙散,事業也搞不上去。用人,首先應出於公心,唯才是舉,對賢能者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其次要善於識人,深入、全麵地觀察,不被一時一事的假象所蒙蔽;第三要量才錄用,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特點,安排適當工作,發揮其專長,不可求全責備;第四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隻要是有益於工作的人,就大膽使用。能夠不拘一格、唯賢是舉,下級中就會出現一批有德有才的人,工作係統就會更加充滿朝氣和活力,上級也會更加受到下級的尊崇。

上級處理下級之間的是非功過得當與否直接影響上下級關係。是非不辨、功過不分、賞罰不明、優劣混雜的上級既會失去正直、得力、能幹的下級的支持,也會受到奸邪不正、庸俗無能的下級的欺詐。要樹立威信和良好的形象,必須明辨是非、賞罰分明。首先,辦事要有標準,評價要有根據。對下級的工作必須有具體的要求,製訂和完善工作標準。其次要注重調查研究,判斷力求準確,下結論更要慎重。下級間的是是非非,下級的工作表現往往不是很容易就分辨清楚的,要全麵深入地調查,科學地研究。第三要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對是非的評判要以事實為依據,要公正;賞罰要得當,要掌握好分寸。第四要堅持原則,秉公辦事。隻有真正出以公心,才能真正明是非、定賞罰。

上下級之間難免有不同看法,下級之間也常常會發生一些分歧和衝突,這些都需要上級做疏導協調,統一上下級之間的認識,化解下級之間的對立情緒。疏導協調的關鍵是要善於因勢利導,適時調解。根據矛盾的起因或矛盾激發的程度,抓住轉化契機,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積極巧妙地引導,就不會影響正常工作。在有些情況下,通過調解,還會搬掉相互間的障礙,在取得共識的基礎上更有益於促進工作。因勢利導,適時調解是很需要領導藝術的。要根據不同對象、不同情況,運用不同方法。當下級與自己頂撞起來時,應冷靜分析分歧的起因,分歧的重點和非重點,然後在一些非原則性的枝節問題上做些讓步,以求緩和氣氛,但在原則性的問題上則堅決不能妥協。發生分歧時應盡量避免就事論事,糾纏具體細節;盡管對方大發雷霆,言詞激烈,依然保持心平氣和、諄諄善誘。

要使工作係統按照預期的目標發展,需要上下級形成合力。要激發下級的積極性,就要增強下級的主人翁感,強化下級的參與意識。上級也要明白,要使工作有進展,光靠自己是遠遠不夠的,甚至還會把工作搞糟。有了這樣的認識,就會自覺鼓動下級主動參與,依靠下級的智慧,博采眾議、集思廣益,為正確決策提供充分的依據。要廣開言路、民主決策,首先要真心誠意尊重下級的真知灼見,從諫如流;其次要胸懷寬廣,各種意見都能兼容並蓄;再次要擴大接觸下級的圈子,不要總是隻讓幾個人圍著自己,還要多聽少說,不妄加評論;最後,還要有一些鼓勵下級大膽進言、積極進言的激勵措施,表明上級的誠意。

輕鬆和諧的氣氛有利於密切和鞏固上下級關係。良好的氣氛是在上級對下級的信任和關懷中形成的。要協調好上下級的關係,關鍵在於贏得下級的人心。而要贏得下級的人心,就必須充分信任部屬。上下級之間消除了戒備心理,相互信任,就可以集中精力幹工作。多和下屬真心誠意地交流、溝通感情,相互關心,大家就會有置身於溫暖的大家庭的感覺,心情舒暢愉快。

總之,隻要上級在言談舉止、使用人才、評判工作、處理糾紛、決斷大事、凝聚人心等方麵體現出公道、正派、謙虛、隨和,就掌握了協調與下級關係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