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領導藝術的修煉(3 / 3)

(3)堅決果斷。對於領導者而言,沒有什麼比舉棋不定、優柔寡斷更可怕,它容易使人對你的能力產生懷疑。處變不驚、決策果斷是領導者的基本素質要求。

2.權力分配藝術。領導者的權力分配藝術,是融用權、用人等藝術於一體的藝術。可以說領導活動的成敗,往往不在於領導人本身的才能高低,而在於他是否善於分配權力,能否做到放權用人。漢高祖劉邦在分析自己得天下的原因時指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我不如張良;治理國家,安撫百姓,調集軍糧,我不如蕭何;指揮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取,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英才,我能用之,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可見,領導者如果能善於發現人才,對其進行恰當的權力分配,使他們各司其職,就會成就一番事業。反之,不能識才任能,不重用人才反而對其束手束腳,勢必影響事業的成功。

權力分配藝術,要求領導者既不能大權旁落,無所用心,又不能全權獨攬,事必躬親。以下兩個方麵,是領導者應該做到的:

(1)充分信任。領導者對於安排給下屬的任務,應當抱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態度,不要動輒幹預下屬,指手畫腳。這樣做的後果往往引起下屬的反感,影響任務的完成。

(2)適當超脫。領導者如果長期陷於日常瑣事,勢必疏於領導的真正職責。故領導者必須能夠撥冗去繁,擇人授權,隻有這樣才能擺脫瑣事的幹擾,取得較好的領導效果。

3.授權藝術。授權是權力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領導者應該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授權藝術要求領導者必須掌握一定的原則:

(1)相近原則。領導者應把適當的權力授予工作性質最接近的決策人員和執行人員,因為他們明了情況,熟悉業務,能夠有效地行使上級授予的權力。

(2)明責原則。領導者必須向被授權者講清其所擔負的工作責任、權力範圍,使他明確自己的職責所在,慎重對待工作和權力。

(3)量力原則。要因事擇人,視能授權。授權的工作量既不能超過被授權者的能力可承受的限度,防止其疲於奔命;又要使所授的工作難度略大於被授權者平時的工作能力,使其不至於掉以輕心。

(4)適度原則。授權要適度,太少會造成領導工作太忙,挫傷下屬的積極性;太多又會造成工作的雜亂無章,下屬思想混亂,甚至失去控製。授權要做到下放的權力剛好夠下屬完成任務,決不可無原則授權。

(三)用人的藝術

領導者的決策藝術、用權藝術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涉及了用人的藝術。不過,由於“人”在領導活動中的重要性,還是需要對用人藝術多加評說。

領導者的用人藝術可以歸結為四個字“知人善任”。“知人”即識人、了解人,是用人的第一步。“善任”,即善於任用,能夠把最合適的人用到最恰當的位置上去,是用人的第二步。具體來講,“知人善任”的要領是:

(1)知人用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權力分配的藝術,也是用人的藝術。“用人不疑”與“疑人不用”是對應統一的關係。領導者對於人才,既用之就要充分信任,使其無所顧忌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而對於信不過的人則要堅決不予任用。

(2)因事用人。人才總是多種多樣的,有麵麵精通的全才,也有隻通一技的專才;有安邦定國的大才,也有保一方安定的小才。高明的領導者,必須能夠因事用人,即根據事情的難易、大小來決定用什麼人,力求用人所長,用人所專;切忌用人之短,才非所用。

(3)從大處著眼。每個人都有缺點,如果領導者眼睛隻盯著人才的缺點,那麼即使踏破鐵鞋也無處尋覓到人才了。因此,高明的領導者從來不會對人才求全責備,而是從大處著眼,“取其大節而略其小過”,用其長處而舍其短處,做到人盡其才。

(4)競爭激勵。人的才能常常是以潛能的形式存在的,沒有競爭激勵,就很難發現其蘊涵的能量;沒有一個公平合理的競爭激勵機製,優秀人才常常會失去了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泯然眾人矣”。因此,適當的給組織成員施加壓力,對於保持組織的生機與活力以及提高領導者的威望是完全必要的。

§§第四章 領導的決策藝術

1935年1月下旬,紅一方麵軍抵達川黔邊界的土城,進入川南,準備北渡長江,與紅四方麵軍會合。蔣介石看到了這一點,便調兵封鎖長江。根據這一情況,毛澤東同誌果斷放棄了北渡長江的計劃,率領紅軍反折向雲南,一渡赤水,在紮西整編。蔣介石又連忙調兵堵截,企圖將紅軍包圍在紮西。毛澤東洞察到敵人的企圖,因勢而動,指揮紅軍揮戈東鄉,與2 月中旬二渡赤水,南返貴州,奇襲婁山關,再走遵義,殲敵二十個團,打了一個大勝仗。遵義戰役後,蔣介石才發覺上了當,又抽調兵力圍了過來。不等敵人形成合圍,毛澤東指揮紅軍由茅台三渡赤水,再入川南,佯渡長江。蔣介石頓時慌了手腳,急忙調兵遣將,正當敵軍疲於奔向川黔滇長江邊時,毛澤東又指揮紅軍從川南折返貴州,在茅台附近四渡赤水,直逼貴陽。正在貴陽的蔣介石,忙調滇軍前來“護駕”,滇軍一動,雲南空虛,我軍則大踏步直搗雲南,巧渡金沙江,將敵人遠遠甩在後麵,跳出敵人的合圍,取得了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毛澤東指揮的“四渡赤水”是運動戰的光輝典範,他作為紅軍的最高領導能審時度勢,敵變我變,指揮若定,處處先敵一步。此戰不愧為毛澤東軍事領導藝術的“傳神之筆”。

決策是領導者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麵,也是領導職能的主要內容。毛澤東說過,領導者的責任,歸結起來主要是出主意、用幹部兩件事。一切計劃、決議、命令、批示等等,都屬於出主意,也就是決策。對於高層領導者來說,決策的意義更加重要。一項英明決策可以使得整個國家國富民強,而一項錯誤的決策將會導致不堪的後果。要知道,“一著不慎、全盤皆輸,一著占先、全盤皆活”,所以,領導者必須將決策放在工作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