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成大事者在血泊中走向輝煌(5)(1 / 3)

勞累一天回到家,馬克常常連晚飯也沒有心情吃,雖然妻子溫順體貼,但一想到明天,他就有點絕望。

馬克在日記中寫道:“從前,我以為隻要認真、努力地工作,就能做好任何事情。但是這一次,我錯了。因為事實顯然並不如此!……我辛辛苦苦地跑了90天,然而,卻連一個客戶也沒有。唉!保險工作,看來對我很不適合,不如換個地方找工作吧……”

妻子知道了,勸告他說:“再堅持一下,就有盼頭。”他聽從了妻子的勸告。

馬克曾想說服一個中學校長,讓他的學生全部投保。然而校長卻一次一次地將馬克拒之門外。當他在第91天再一次跑到校長這裏來的時候,校長終於為他的誠心所感動,同意全校學生投保。

馬克成功了!而正是堅持不懈的精神,使他後來成了著名的保險推銷員。

成功學專家威廉·詹曾經說過:“在失敗了之後,我們不僅要重整旗鼓,而且還要做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甚至更多的努力。在每個人的體內都有巨大的儲備力量,但除非你懂得並堅持下去,否則它毫無意義。”的確,堅持就有這種力量,它可以使失敗變成成功,使挫折變成鮮花和掌聲。隻要朝準自己的目標走下去,就一定能夠創造奇跡。

你一定知道史泰龍其人吧。你以為他能崛起於影壇是十分順利的嗎?絕對不是,史泰龍之所以能踏入電影界,是忍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拒絕之後,大約總共有一千次之多。

最初,史泰龍跑遍了每一家電影公司在紐約的代理,但是都遭到了拒絕。不過他並不氣餒,繼續敲門!最後終於擔綱演出《洛基》一片。你可曾聽過有在被拒絕了一千次之後,還敢去敲第一千零一次門的人嗎?

你能忍受多少次別人說“不”呢?你有多少次因為不想聽別人說“不”而放棄了呢?你有多少次因為受不了別人說“不”,因而不再去找份新工作或再拜訪一位新客戶呢?其實,這個字並不具任何力量,它之所以會對你產生限製的力量,全是你自己內心造成的。

林肯有一句名言:“成功是屢遭挫折而熱情不減。”我們很多人最初都能保持旺盛的鬥誌,在這個階段成功者與失敗者是沒有多少差別的。然而往往到最後那一刻,頑強者與懈怠者便會一清二楚:前者咬牙堅持到勝利,後者則喪失信心放棄努力,結局大不相同。

如果你從事銷售工作,做出100萬元業績跟做出10萬元業績有什麼差異呢?這其中的差異就在於如何能不因別人的拒絕而卻步。一流的業務員往往是遭受拒絕最多的人,但可貴的是他們能把別人的“不”化成下一次的“是”。

其實,每一次的銷售活動,都是一次艱辛的攀登過程。在達到“成交”的頂峰之前,都需要一步步去往上攀登,而顧客的每一次拒絕,正像朋友們的提醒,讓我們頭腦清晰,認真踏好腳下的每一步,不要中途棄手;每一次拒絕,更像衝鋒的號角,激起我們勇於攀登的鬥誌。隻有那些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人,才能到達光輝的頂點!

所以,不管你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也不管你做的是什麼樣的事,隻要放棄了就沒有成功的機會。

一個人在生活中沒有挫折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創業者尤其如此。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無一不經曆苦難的洗禮。孟子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大量成功者的事例告訴我們,在遇到挫折的時候,“隻有堅忍不拔,堅持不懈,才有可能成功。”成功者無一不把這句話作為座右銘。沒有任何東西能夠代替堅忍不拔,比如天賦、教育、資金、社會背景等。依靠堅忍不拔比依靠金錢的資本獲得創業成功的人多得多。

如果經受一次打擊就灰心喪氣,難以自拔,毫無鬥誌,那就再沒有一絲希望了。越是有較多的磨難挫折,就越應該堅忍不拔地堅持下去。這正是考驗的時候,在失去了所有身外之物之後,我們還有自己。別人都已放棄,自己還在堅持;別人都已退卻,自己仍然向前;看不見光明、希望卻仍然孤獨、堅韌地奮鬥著,這才是成功者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