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晚清創辦的影響甚巨的軍校(3 / 3)

黃埔軍校所用的教材,有許多來自於雲南講武堂。黃埔軍校教官以雲南講武堂出身者為多。據曾任黃埔軍校教育長的王柏齡回憶,教官中,雲南講武堂出身者占百分之六十,保定軍校出身者占百分之二十。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黃埔軍校就是雲南講武堂“下的蛋”。

雲南講武堂的真正曆史26年,從1909年成立至1935年,這26年內共培養8313人。1935年之後,這裏就改成了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昆明分校,即黃埔昆明分校。1938年1月,又改為了黃埔五分校。

雲南講武堂培養的軍人最可歌可泣的行為發生在抗日戰場上。60軍三個師4萬5千餘人高唱作曲家冼星海譜寫的《六十軍軍歌》:“我們來自雲南起義偉大的地方,橫穿過貴州湖南開赴抗敵的戰場。走過了崇山峻嶺,開到抗日的戰場,弟兄們,用血肉爭取民族的解放,保衛蔡鬆坡留給我們的榮光。發揚我們護國、靖國的榮光。不能讓敵人橫行在我們的國土,不能等敵機轟炸我們的瀾滄江。不能任敵機在我們的領空翱翔。雲南是六十軍的故鄉!六十軍是保衛中華的武裝!”,遠征奔赴抗日最前線,參加了血戰台兒莊的戰役,這是中國軍隊首次在萬人以上的戰役中擊退並重創日軍。從此滇軍轉戰全國,在抗日戰爭中奮勇殺敵,他們是抗日戰爭中最英勇,最頑強的部隊之一。

國難當頭的時候,雲南講武堂畢業的軍人們從不退縮。抗戰開始後,朱德的講武堂同窗唐淮源任第3軍軍長,奉命駐守中條山。此外,唐維源的長官曾萬鍾、部下寸性奇師長等也出自雲南講武堂。中條山戰役盡管慘遭失敗,但雲南講武堂畢業的軍人們驚天地泣鬼神之舉令草木都為之動容。唐淮源軍長兵敗後,以氣壯山河的氣概在筆記本上寫下遺書:“餘身受國恩,委於三軍重任,當今戰士傷亡殆盡,環境險惡,總軍兩部失去聯係。餘死後,望餘之總司令及參謀長收拾本軍殘局,繼續抗戰,餘死瞑目矣!”遂飲彈殉職,是年55歲。

寸性奇師長親率奮勇隊與敵人搏殺,不幸胸部中彈,這時他已得知軍長唐淮源壯烈殉國的消息,悲痛萬分,仍強忍傷痛,大呼殺賊,率軍衝向敵陣,他的右腿被日軍炮火炸斷。寸性奇以重傷之軀,率餘眾數十人突圍,再次遭遇日軍重重攔截,在交戰中,寸性奇左腿被炸斷,血如泉湧。此時,寸性奇卻要求團長黃仙穀等突圍快走,並說“我腿已斷,不必管我;我決心殉國,以保全國格人格。”言畢,用最後的力氣拔劍自殺!在場官兵無不淚如雨下,雖強敵即至,但無一離開,全部陪伴寸性奇壯烈犧牲!

雲南講武堂畢業的高級將領血灑抗日沙場者還不止這兩位。雲南講武堂出身的29軍軍長王甲本,則是在湖南東安縣與敵人肉搏中壯烈殉國的。後來老百姓一看,王甲本軍長犧牲了以後還坐在那義氣亭裏麵,他的臉上有刀傷,刀傷已經能看到骨頭,他的肚子腹部已經被刺刀戳穿,這個時候他的眼睛還睜著,還在怒視著前方,離他不遠的地方有他的副官,還有他的那些衛士、參謀、他手下的那些兵,全部壯烈犧牲在這個地方。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曆史的硝煙雖然早已散盡,但我們應當永遠記住對中國曆史進程曾產生過重大影響的雲南講武堂,以及從這裏走出來的那些軍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