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貼士
世界各國買房的事
1.美國最超前
眾人皆知,美國的消費觀念十分超前。按他們的收入水平來說,年均可購大約30平方米的房子;而按消費後的收入來算,年均可購大約10平方米。受提前消費的觀念影響,一般在工作兩到三年後,他們就可以在中部城市購買200平方米以上的別墅了。在中國,這樣的別墅的價值早已超過1500萬元,作為中國人,可能要工作百年以後,才有辦法支付了。
2.盧森堡最炫富
這個全世界收入最高的國家,常常把計算房價當作一種調侃。據說,盧森堡人的工資足夠其在歐洲甚至全世界的每個國家各買一套別墅。當然,他們有限的國土麵積也造就了全世界最高的房價。
3.英國最昂貴
英國的房價走勢和中國如出一轍,那裏的房價一路飆高,僅僅10年內,房價就上升了5倍多。英國的智庫機構預測,大約25年後,英國的平均房價將會從現在的24.4萬英鎊漲到78萬英鎊。這一數字是用複雜的公式計算出來的,通貨膨脹已充分考慮在內。
4.中國最艱難
從中國人的收入情況來說,年平均收入可以買4平方米房子;消費後,預計可以購買3平方米。換句話說,中國人勤勤懇懇地工作一年,所得的工資僅夠買一個床的空間,抑或是一個小衛生間。
5.印度最悲慘
印度的超高房價幾乎秒殺倫敦,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那裏的貧富差距很大,所以平均收入可能會受到人口或者最低工資的影響,從而出現一些偏差。例如,印度的醫生的年薪大多在百萬盧比左右。更讓人意外的是,他們對去美國買房,表現得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