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中,“霸道總裁”安龍去北極探訪,法國青年宋博寧作為實習代表出場。他剛一出場就和意大利的代表羅密歐爭了起來,二人很介意“意”“法”這兩個字,是說成“意法”,還是說成“法意”。意大利代表羅密歐說,從曆史的角度來講,意大利在古羅馬時期就已經“掌控”了法國。意大利是歐洲一個曆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舊石器時代就已有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生活。此外,意大利也是羅馬帝國的發祥地,羅馬帝國全盛時期,版圖西起西班牙、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遊,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羅馬帝國統治這些地區達數個世紀。所以,意大利認為很早就已經掌控了法國,應該說成“意法”。法國代表宋博寧反駁道,羅馬帝國和意大利是兩個概念,因為直到1946年意大利才正式建國,而法國幾乎是歐洲第一個成國的國家。羅馬帝國崩潰後,意大利1000多年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政府,經常是外國列強瓜分的對象。統治西班牙和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長期占領著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區,法國的波旁王朝則長期占領著意大利的南部地區。所以,法國比意大利更早地存在於世界上,應該說成“法意”。其實,不隻是法國和意大利比較在意究竟是“意法”還是“法意”,對於日本和韓國這兩個國家的民眾來說,他們也比較在乎究竟哪個國家的名稱被放在前麵。對於中國人來說,我們更多的時候是習慣將日本放在前麵來表述的,所以,可以經常在各種媒體報道中,看到“日韓”這樣的簡稱。但事實上,無論誰放在前麵,都不能說明什麼,因為無論在哪個方麵,日本和韓國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沒有孰優孰劣之分。
文化貼士
北極風光
1)北極大陸的氣候
北極是一個十分嚴寒的大陸,有著連綿的冰山和漫長的冬季。北極由於受北冰洋的洋流影響,冬季大約從每年的11月起,到來年的4月份才會結束,長達6個月之久。1月份的平均氣溫介於-20℃~-40℃,而最暖的8月份的平均氣溫也隻能達到-8℃。在北極,一年隻有“一天一夜”,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極晝”和“極夜”。在北極,一年當中有6個月的時間都是白天,還有6個月的時間都是黑夜。這麼奇妙的現象,隻有在地球的兩極才會出現。
2)北極生活的人類
北極的生存環境十分惡劣,氣溫常常低至零下十幾度,並伴有十分可怕的暴風雪,每年還有長達半年之久的黑夜。人類想要在北極生存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現在在北極生存的人我們稱其為“因紐特人”,在愛斯基摩語中的意思為“真正的人”。由於因紐特人生活的區域離我們十分遙遠,所以每當提起因紐特人時,我們都會覺得他們十分神秘和原始。據說因紐特人的祖先來自中國北方,屬於蒙古人種,那麼他們是怎麼到達遙遠的北極呢?一說他們是先從亞洲渡過白令海峽到達美洲,再從美洲一直向北到達北極。也有種說法是,當時地球進入小範圍的冰凍期,整個海峽都被封凍起來,變成了一條可以直接在上麵行走的冰封大道,因紐特人的祖先就是通過這條冰封大道到達北極的。無論他們是怎樣進入北極大陸的,單憑他們能夠在北極大陸這麼惡劣的氣候中,學會對抗黑暗,對抗嚴寒,用自己的聰明智慧同龐大的鯨魚和凶猛的北極熊共生存,就足以證明,因紐特人是一個頑強、勇敢和堅韌不拔的民族。因紐特人的住房主要分為“石屋”“木屋”和“雪屋”。為了保暖,他們的房屋大約有一半都埋入地下,門口顯得十分低矮。因紐特人家家戶戶都會養狗,因為雪橇是他們主要的交通工具,而狗則是雪橇不可缺少的“火車頭”。他們主要的食物來源於狩獵,以動物的毛皮作為衣服,油脂用於照明和烹飪,以骨牙做工具和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