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婦走的時候我就說了,你出門容易,想再回來可就難了。後來,王彬想去叫,被我罵了一頓。我說她願意回來就回來,不願意回來拉倒。咳,你猜怎麼著?沒過兩天,兒媳婦自己跑回來了。王彬說我說的話還真準。”
高素芬幫腔說:“這又不是為了別的事,是他們把閨女拉走的。咱們占理。他們可能覺得給你們老王家生了個孫子,這心裏把自己高看了一眼。”
王彬媽不屑地說:“他們可能是這麼想的。你說王彬無論找個什麼樣的媳婦,她還不給我們老王家生個孩子啊?”
“這話倒是實話。咱們當女人的生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那些老爺們想生還沒得生呢。”高素芬這一番話把診所的大夫給逗樂了。
王彬媽擔心隔牆有耳,起身往診所裏有人的地方掃了一圈,確定沒有傳話的人,才接著說:“我弟弟看不下去了,去兒媳婦娘家找他們評理。當時,若不是我弟弟和弟媳婦當的媒人,我們家王彬怎麼會娶老譚家的閨女當媳婦。”
高素芬恍然大悟地說:“哦,你弟弟兩口當的媒人啊。他們去幫你說事說得著。”
王彬媽說:“怎麼個事呢?有天我弟弟和他姥爺遇上了,兩人拉呱,說起我們家王彬還沒女朋友。他姥爺覺得攀我們家這門親不錯,讓我弟弟牽線搭橋作了這個媒。你知道吧,我弟弟去了他姥爺家,他姥姥撂狠話,說我不登門賠禮道歉,別想讓孩子他媽再回來。”
高素芬搖了搖頭,頗有感慨地說:“真不是個明事理的人啊!有這樣的娘家媽,好媳婦都被她教壞了。”
王彬媽繼續說:“我弟弟不讓他們。就說,正好。走了你老譚家的閨女還有老李家的閨女等著。我老姐沒做對不起你們老譚家的事。我弟弟說完,抬腿就走了。要不是我弟弟幫我出頭,兒媳婦興許還不會那麼快就回來。”
高素芬替王彬媽分析說:“他們一家人可能怕了。八成是擔心王彬跟他們閨女離婚。”
王彬媽說:“是這麼個理。媳婦回來老實了兩天就給我耍上了。她伸手問我要錢。我和老王商量了商量,覺得不搭他們的人情,甩給她兩千塊錢。”
高素芬忍不住替王彬媽擔憂,說:“這個毛病可慣不得。她要順了,以後還不天天跟你們老兩口伸手啊。”
王彬媽使勁攬了攬虎子,接話說:“你說得還真對。我總結出來,她回娘家一趟,第二天就會耍臉子跟我要錢。我心裏生氣,就數落王彬。好家夥,兒媳婦不願意了。她給她娘家打了個電話。她弟弟把錢送了過來,她把錢接起來就扔到我臉上,說什麼‘媽把錢還給你’。我說:‘我要這個幹什麼。你的錢你留著。’她上了兩年班了,攢下不到兩萬塊錢,那麼大個人不嫌丟人。你知道吧,孩子上托兒所的費用,我們兩家一半一半。”
高素芬說:“啊,你媳婦真使得出來。他們當父母了,連這點責任都想跟你們老兩口分擔啊。”
王彬媽無奈地歎了口氣,說:“交錢的時候給我五百讓我交錢去。當時我心想,我全拿都不要緊,為了孩子,不就一千塊錢嗎?無所謂的事。我納悶的是他們小兩口掙的錢哪裏去了?”
高素芬笑了笑說:“攢著呢,給你孫子攢著娶媳婦呢。”
王彬媽說:“我氣不過順嘴問了一句。你猜她怎麼說,她說現在物價這麼貴,我們不吃飯,不買東西啊?你說說把我給氣得。天底下難找這號不知羞恥的人。當初對我那麼好,現在想來,都是裝的。我跟老王說,她這個水平演電視都不賴。”
高素芬嗬嗬笑了一聲,心裏把王家兒媳婦跟董欣怡橫豎做了個比較。這樣一比較,她心裏敞亮了。她覺得攤上董欣怡和她爸媽真是他們老展家上輩子修來的福氣。若是董欣怡跟譚娟一個德行,她還真就得受著。
王彬媽繼續說:“我氣不過,指著她的鼻子就嚷她。我說譚娟啊,你早晚得後悔。人家結了婚,都往自己家裏拾掇。你這個倒好,整天往外倒騰。”
“你這麼不給她留臉麵,她還不跟你急了。”高素芬按照她的生活經驗推斷著。
王彬媽搖了搖頭,說:“她敢。我接著問她,譚娟啊,你早晚的歸宿是哪裏啊?她拉著個臉,一句話也不說。我就說她,我再怎麼不好,我住的兩套房子早晚都是你的。你娘家媽就是好破天,她住的房子也不會給你一磚一瓦。”
高素芬說:“這倒是大實話。”
王彬媽又說:“唉,以前我都笑話別人家媳婦這不好那不好。依我說,千不好萬不好,咱們別攤上就是好福氣。”
高素芬想了想,安慰王彬媽說:“你以後說話給她留點麵子。完了,再遇上什麼事讓王彬和和稀泥。你想想,有什麼大不了,等咱們死了,手裏的東西還不都是他們的。有時候,爭一時的長短沒必要。我們家兒媳婦就不跟你兒媳婦一樣,她什麼事都尊重我和老展。這一點,她受她娘家媽的影響。小兩口在北京租房子,都是她娘家媽幫忙找的房子出的房租。後來,我和老展把錢還給了她,有他們那份心就夠了。”
王彬媽一臉羨慕的神情,說:“你不用勸我。我跟她是一輩子的氣。咱們兩家正好倒了個。我現在給他們記著賬呢。生孩子花了一萬多。你說她將近一米七的人,自己生孩子還怕疼,去了醫院就要求做剖腹產。”
高素芬覺得王彬媽陷入了一種極端情緒,對什麼都持否定的態度,於是她客觀地說:“我兒媳婦也是剖腹產。現在的孩子都大,比不得咱們那時候,生下個孩子才三四斤重。”
王彬媽極為不讚同地說:“可不是那麼回事。她這個人啊,就是吃不得苦。生了孩子不想著喂奶,說孩子裹得她疼,就斷了奶,給孩子喝奶粉。現在光奶粉錢就花了幾萬塊錢了。我都給她記著呢。咱不是心疼那些個錢,就是心疼孩子,打小沒吃幾口奶。”
高素芬笑而不語,她覺得一條道走到黑的人,說再多也等於零。她心想:“還是自求多福吧。”
與以往不同,高素芬從王家的婆媳關係得到的是正能量。她愈加體會到了董欣怡甚至親家對他們的好。將心比心,她覺得今後更應該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或許,隻有這樣,她情感的天平才能保持平衡,不至於再生虧欠之感。
董董上幼兒園一個月了,漸漸適應了上幼兒園的新生活,卻沒有習慣爺爺和奶奶不在身邊的日子。每天從幼兒園放學回家,她總會問董欣怡,爺爺奶奶什麼時候回北京。
最開始,董欣怡還能騙她說快了。但後來,小家夥不僅不相信,還生氣地瞪著董欣怡,嘴裏說著:“你騙人!”
董欣怡可不想在孩子幼小的心靈埋下不好的印象,就催促展逸飛打電話。展逸飛打了幾次電話,展愛民和高素芬總是找各種各樣的理由把他搪塞過去。
轉眼間,兩個月又過去了,五一小長假按照既定的節拍姍姍而來。這一次,一個三歲的小孩子提前替大人做好了假期安排,她說她要去呂城,她想爺爺和奶奶了。
這些話聽得董欣怡和展逸飛心裏不是個滋味。他們已經騙不了她,高素芬跟賀繼紅如出一轍的心思,早已讓他們焦頭爛額了。
要不怎麼說當父母的總會跟著孩子一起重新成長一次。對於董董的假期安排,展逸飛和董欣怡當然可以有另一種選擇,譬如帶她外出遊山玩水,但改變不了孩子心中對爺爺奶奶的思念。若是長此下去,她幼小的心靈必定會對展逸飛和董欣怡留下不孝順的印象。
這可是不是當父母的想要的。
好像事先商量過似的,臨近五一前夕,兩邊的父母都沒有再打電話來詢問假期的去處。當父母的彼此心照不宣,把選擇權留給了兒女。因為當父母的知道,隻要他們開口,兒女就會打破既定的計劃,順他們的意思而為。
離京前的那天晚上,董欣怡和展逸飛把董董哄睡了,走去隔壁房間裏說話。他們坐在餐桌前,回想著高素芬和展愛民在北京時的點點滴滴,董欣怡的眼睛裏泛起了淚花。展逸飛有些動容了,他給她倒了一杯白開水,等著她的情緒稍微穩定了一些,才說出了他窩在心中已久的想法:“我想過了,咱們這一次回去,無論如何都得把我爸媽說服了,讓他們跟咱們一塊回來。”
董欣怡想了一會兒,先點了點頭,接著幫展逸飛出了個主意。她說:“他們若是不跟咱們一塊回來,那咱們讓董董出麵吧。董董天天問我,我都快招架不住了。以前他們都說誰帶的孩子跟誰親,我還不相信。現在我信了。”
展逸飛察覺到董欣怡眼睛裏飄過一絲失落,心裏猜出她替賀繼紅和董全有鳴不平。於是,他抓過她的手放在手心攥著,慢慢感受了一會兒指間傳來的那份綿柔,他說:“放心吧。我不會扔下你爸媽不管的。我想好了。等咱們從呂城回來,找個時間去趟布州,把你爸媽也接到北京。我擔心的是他們不會過來。”
董欣怡柔情似水的目光投在了展逸飛的臉上,那一刻她感到心裏暖暖的,若是他們三家子都生活一起,肯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但她想起了“過日子沒有勺子碰不到鍋沿”的俗語,心裏禁不住生出一絲隱隱的擔憂。她說:“真要住到一塊,肯定少不了磕磕碰碰。我想我爸媽可能就是擔心這個,怕咱倆夾在中間為難。”
展逸飛放開她的手,伸出手指在她的鼻子上刮了一下,做了個羞她的小孩子似的動作。董欣怡被他逗笑了。他陪著笑了笑,順手把她抱在了自己的腿上。他說:“我媽現在腦袋開化了。你不能再用老眼光看人。我覺得她和你媽還算投脾氣。不過,為了防止萬一,我向你表個態,真要遇上拌嘴置氣的事,我肯定一碗水端平,幫理不幫親。”
董欣怡伸手理了理頭發,說:“有你這句話,我心裏踏實了。等過兩年咱們存夠了首付款,就在北京買一套大房子,咱們三家人長期住在一塊,哪裏也不去了。”
展逸飛若有所思地點了點,租房子終歸不是長久之計,別說兩邊的父母於心不忍,他們自己也不會那麼熬天混日子得過且過下去。
事情正如他倆的預料,高素芬和展愛民拗不過董董的堅持,隻好順從地跟著他們重新回到了北京。進京之前,展逸飛把過段時間去布州接賀繼紅和董全有的想法和盤托出,還把他們猜到的原因一並說了。
高素芬笑著表態說:“你倆放心,我不會沒事找事,破壞家庭和諧。我們四個老家夥在一塊幹什麼都有伴了。”
五一假期後,董欣怡和展逸飛在甘露園附近四處找房子,但一時半會兒他們沒找到合適的,不免有些心急。正當他們愁腸百結的時候,展愛民和高素芬給他們帶來了一個大好的消息。
“我和你爸今天在超市碰到你們楊伯伯了。他剛從國外回來。他聽說了你倆的孝心,就把他在北京的那套大房子借給咱們住。你爸好說歹說,他才象征性地收了些租金。聽他那意思,這次回國就是處理此事的。他想定居美國,以後很少再回來了。”
高興之餘,展逸飛和董欣怡親自去楊建國說的那套房子裏看了看。房子雖然離市區有些遠,但三室兩廳的格局正合了他們的需求。聽楊建國的說法,這房子是當初他買來準備給他兒子當婚房的。現在他兒定居美國不回來,他想著回來把房子找個熟人住著。
楊建國要的租金,展逸飛和董欣怡打心裏覺得過意不去,堅持要按照市麵價格租房。楊建國哪能同意他們的要求。用他的話說,他樂意展逸飛他們住進來,若是租給陌生人,他還有些舍不得。
展逸飛和董欣怡不想楊建國吃虧,欠他的人情,繼續和他商量著租金的事。令他們想不到的事,幾番謙讓之後,楊建國竟然生氣了:“我是看在你倆的孝心上,才樂意把房子租給你們住的。若是按我的意思,我把房子借給你們住,那還要什麼租金。這都是你爸,說不收租金,絕對不住進來。我看他是個倔脾氣,就象征性地要了一點。說句不好聽的,當初若不是有你姑父幫我,我哪有今天。我這也算是報恩吧。”
話說到這個份上,展逸飛和董欣怡不好再說什麼,順從了楊建國的意願。他們在小區門口分別前,楊建國特意叮囑展逸飛,若是不喜歡房子現在的風格,可以再進行裝修。有些話,楊建國不想說得太明白,畢竟每個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他覺得等時機成熟了,再把一些話挑明了不遲。
拿到楊建國房子鑰匙的第二天,他們一家人齊上陣,把那閑置已久的房子重新布置了一遍,還去宜家家居買了沙發和床以及其他家裏必需的家具。
等一切都拾掇妥當了,展愛民和高素芬應邀坐火車南下。他們要說服董全有和賀繼紅,讓他們一道進京,了卻當兒女的孝順父母的心願。
去之前,他們沒有事先打招呼,董全有和賀繼紅還被蒙在鼓裏。當他們按照董欣怡提供的路線圖,找到並敲響了她老家的家門。應聲前來開門的賀繼紅看到展愛民和高素芬倍感意外。等他們說明來意,賀繼紅和董全有相視而笑。
原來賀繼紅退休後沒有再返聘回醫院。用她的話講,她不想再勞累,就陪著董全有開開心心地安享晚年。她還說他們都想好了,等過些年,不管他倆誰先離世,剩下的那個人把住著的房子賣了,把錢留給董欣怡,幫他們貼補著買套房子。
展愛民和高素芬正有此意。於是,他們四個人達成了秘密協定,將來他們傾其所有幫他們的兒女在北京買一套房子安家。因為,隻有兒女們過得幸福,他們才會過得快樂,生活得有意義。
當然,賀繼紅和董全有能夠理解兒女們不想他們獨守空巢的孝心,欣然決定去北京,由他們四個老人陪著董董長大。
三天後的清晨,陽光均勻地落下來,偌大的北京城沉寂了一夜後,又變得嘈雜和熙攘起來。在北京西站的出站口,展逸飛和董欣怡正一人牽著董董的一隻手焦急地等著他們的父母們出站。
董董眼尖,在茫茫的出站人群中率先找到了高素芬和賀繼紅。她從父母的手裏掙脫開來,迎著展愛民他們走來的方向跑了過去。
這一刻,展逸飛和董欣怡的臉上漾開了滿足而幸福的笑容。盡管今後他們還會像無根的浮萍一樣漂在北京,可他們相信隻要跟父母們在一起,無論漂多少年,總有一天會買上房子,徹底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