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聰明媳婦巧教婆婆(3 / 3)

這個想法剛提出來就夭折了。展逸飛和董欣怡態度堅決,誰的錢都不會用,他們想靠自己在北京城裏打拚出自己的房子。就此,展逸飛還撂下了狠話說:“我和欣怡這輩子就是租一輩子房子也絕對不會動用你們的養老錢。等過兩年我倆攢夠首付再買房。”

展愛民和高素芬幾次勸說無果,隻能另做打算。他們覺得再過個一年半載的,等董董大一些,重提此事,或許一切就能水到渠成了。

此後,這件事被他們給放下了。不是展愛民和高素芬不想著,實在是他們忙得夠嗆,加上展逸飛和董欣怡對此絕口不提,憋著一股勁要自力更生。他們哪能再去碰釘子,惹他們不高興。

當務之急,他們要做的是把董董照顧好。就此,董欣怡還擔心她一上班,董董會鬧騰一段時間。但每天到了點,高素芬和展愛民總會抱著孩子在她單位的樓下等著。單位領導了解了這個事,特意把一間小會議室的鑰匙批給董欣怡,讓她喂奶時用。

一個月後,董董逐漸適應了展逸飛和高素芬給她製定的作息時間表。每天早晨,不到六點,高素芬和展愛民就要起床。董董醒來後的哭聲就是他倆的鬧鍾,從那一刻直到晚上董董入睡之前,他倆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

為了給董董買到新鮮的水果,展愛民天天趕早去超市搶購。等他從超市回來,高素芬已經喂飽了董董,送走了展逸飛和董欣怡。在他吃早飯的時間,高素芬會把他買回來的蘋果、獼猴桃、草莓、聖女果等新鮮果蔬打成果泥喂董董吃。她覺得孩子不能缺了維生素。

與他們據自己的育兒經驗來帶孩子有所不同,董欣怡則通過網絡、圖書和其他途徑了解更科學的育兒知識。當經驗和科學發生衝突時,展愛民和高素芬大部分情況下會聽取董欣怡的意見。但他們覺得他們對的時候,絕對不會妥協。好在,董欣怡理解他們那份心情,很多時候就一笑而過。

每天上午十點,董董要再睡一覺。這天她還沒有完全睡醒,摟著高素芬的臉又迷迷糊糊睡了過去。高素芬不忍心挪動,就陪著她躺在床上。直到她睡醒了才能活動活動側躺了大半天的老腰。

每天上午九點或者下午三四點,高素芬總會帶著董董去小區的小廣場曬太陽。她總會趁著機會,跟在廣場裏帶孩子玩的那些媽媽或者奶奶們交流育兒經驗。有些諸如孩子扶著桌子轉過桌角很快就會走的經驗,就是從她們那裏得來的。

俗話說,隔輩親。孫輩帶給老人的快樂無可替代,甚至會超過老人在年輕時自己生育子女的感受。像高素芬一樣一老一小形影不離的畫麵,在國內的家庭中越來越普遍。雖然不少人詬病隔代教育的種種弊端,但提不出任何建設性的建議。

年輕父母們背負著沉重的生存壓力,“自身難保”,如何承擔起下一代的養育責任?他們選擇犧牲父母的自由時間,實屬無奈之舉。這種無奈來源於現實社會的壓力,也來源於父母對兒孫繞膝的那份天倫之樂的渴望。

入冬後的一天,董欣怡感冒了,雖然沒有發燒,但鼻涕流得厲害。於是,她請假在家休養,因擔心會把病毒傳染給孩子,她躲在自己屋裏沒出門,連一日三餐都是高素芬給她送過來的。

有時候,想起董董幾個月前遭的那一次罪,董欣怡到現在還心有餘悸。用高素芬的話說,一時半會兒,她緩不過勁來。展愛民對此笑而不語,覺得這事無論放在哪個當父母的身上,都是刻骨銘心的痛苦回憶。

雖然生老病死是無可避免的事,但有些時候隻要上上心,諸如傷風感冒一類的小病是能躲過去的。董董上次病愈後不久,董欣怡買回來一本科學育兒的手冊,關注著孩子一言一行的變化。隻要發現生病的苗頭,她會通過藥物和食療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

又到了吃飯的點,高素芬端著半碗米飯、一盤青菜送了過來。董欣怡站起身,想伸手把飯菜接過來,高素芬卻繞開她的手,把飯菜放到了電腦桌上,說:“你爸剛才還說了,你過去和我們一塊吃就成。感個冒又不是什麼大病。你這樣將就著吃飯,身體更沒抵抗力。”

董欣怡想打噴嚏,但有高素芬在,她揉了兩下鼻子,硬是憋了回去。她笑了一下說:“媽,沒事。我在這吃一點就好了。別再把你和我爸還有董董傳染了。我聽他們說,這一次感冒,傳染性很強,要感冒就是一家子都感冒。”

高素芬點了點頭,說:“我和你爸還好說,隻要董董沒事,咱們就算燒高香了。你吃完把碗放桌子上,我過會兒來收。”

刺骨的寒風從窗戶裏吹了進來,董欣怡忍不住打了一個哆嗦。高素芬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抬腳往窗戶前走去,但還沒來得及把窗戶關嚴實,就被董欣怡阻止了。

“媽,留點縫吧。屋裏好通通氣。”董欣怡說著話,走過去把高素芬幾近關嚴的窗戶又打開了一些。

高素芬滿臉憂色地打量了一下董欣怡,她病蔫蔫的樣子看著讓人有些心疼。這時,一陣風打著呼哨穿窗而進,高素芬受不住冷風的刺激,打了個冷戰。董欣怡留心看到高素芬身上隻穿了一件毛衣,就隨手把她往身側避風的位置拉了一把,讓她偏離了風口。

“媽,你回去吃飯吧。這屋裏冷,你穿得少,別凍感冒了。”

高素芬說:“你再把坎肩穿上。”她叮囑著董欣怡,人往屋門口走去。

剛走出門,還沒走到他們屋門口,她聽見董欣怡接連打了三個噴嚏。她站在走廊裏遲疑了一會兒,想折回身去勸勸董欣怡,不行就去輸液,別硬扛著了。但想起董欣怡之前說的,感冒發燒治與不治都是七天的理論,她搖了搖頭,放棄了即時冒出的想法。

“聽噴嚏聲,欣怡的感冒比昨天厲害了。”高素芬剛走到門口,展愛民忙裏偷閑,說出了他的判斷。

高素芬皺了皺眉頭,說:“能不厲害嗎?剛才我進去的時候,她屋裏還大開著窗戶呢。”

展愛民把董董抱在手裏,讓她站在自己腿上,用胡子拉碴的嘴巴蹭著她的小手,把她逗得咯咯笑個不停。高素芬坐在祖孫倆對麵笑著看了一會兒,想起什麼,她對展愛民說:“這樣下去不成啊。吃了午飯,你出門去買隻老母雞,我熬點雞湯幫她去去寒,暖暖身子。”

“那我再去中藥店買點鹿茸和天麻。”展愛民進一步補充著,順道把董董交給了高素芬,站起身就準備出門。

高素芬趕緊問他說:“你不吃飯了?”

展愛民回答說:“剛才吃了一些。現在肚子不餓,我早去早回,還能替你一會兒。你再喂喂孩子,我剛才喂了她一點雞蛋羹,她吃了幾口就往外吐。”

“你別管了。你去吧。這孩子認人。我不喂,她不吃。”高素芬說著話,拿過盛雞蛋羹的碗,挖了一勺子喂到了董董的嘴裏。

展愛民看著董董的腮幫子動了幾下,把雞蛋羹咽了下去。他笑了笑,邊往身上套著羽絨服邊向房外走去。

聽著展愛民出門的聲音,董欣怡也吃完了飯。她拿著吃空的飯碗想去廚房刷洗一下。路過高素芬的房門口,她看見董董正在吃雞蛋羹,就遠遠地看了一會兒。這一看不打緊,她發現董董嘔了那麼幾次卻沒有吐出來。

董欣怡著急忙慌地跑到高素芬身前,她問:“媽,董董這兩天咳嗽了沒有?”

高素芬不明所以地仰起臉看了看董欣怡,說:“沒有咳嗽啊。”

董欣怡半似自言自語,半似對高素芬說:“別再和上次一樣,要是咽頰炎就麻煩了。”

一個月前,董董吃飯的時候時不時幹嘔,起先高素芬以為喂飯喂多了,就沒有放在心上。等到董欣怡下了班,給董董試了試體溫,低燒三十七度九。他們一家人頓時慌了神,抱著董董去了小區裏的診所。

診所裏的大夫檢查了董董的嗓子,明確告訴董欣怡他們,孩子得了皰疹性咽頰炎。依高素芬的意思是給董董開些藥吃,但診所裏的大夫建議輸液,因為董董的扁桃體出現了膿點,單純吃些消炎和抗病毒的藥,治療效果慢不說,還不一定能治得好。就這麼著,董董紮了三天針才算慢慢恢複了往日的神采。

現在董董又幹嘔上了,董欣怡心裏能不著急嗎?她伸出手貼在孩子額頭上試了試,感覺她倆的體溫差不多。但她仍不放心,示意高素芬也試試。高素芬把頭往前湊了湊,用額頭貼了董董的眉心位置一會兒,然後滿是肯定地點了點頭,說:“孩子不燒。你說不會是喂雞蛋羹的事吧。這幾天一喂雞蛋,她吃不了兩口就這個樣子。”

董欣怡問:“一天給她吃幾次雞蛋啊?”

高素芬說:“早上和晚上都會給她吃一點。中午有時候還給她吃點擱菜裏的雞蛋。”

董欣怡找到了問題的所在,她覺得董董的幹嘔和食欲不振,與頓頓吃雞蛋有莫大的關係。她有心想告訴高素芬,老人孩子每天不能超過兩個雞蛋,吃多了對身體不好,但怕話說得太直接,會傷了當奶奶的心。於是,她默不作聲地從高素芬屋裏退了出去。

去廚房洗碗的時候,她突然靈機一動,覺得可以含蓄地表達一下。隻要高素芬能看到,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第二天,董欣怡感覺身體沒有什麼大礙了,就背著包出了門。她想去單位看看,順道去超市給董董買些別的吃食回來,準備親自下廚做些嬰兒餐,給她換換口味。臨出門時,她把之前買的那本科學育兒手冊找出來,翻到有關孩子不能喂太飽以及少食雞蛋那一頁,然後順勢攤開放到了電腦椅上。

她覺得高素芬過來收拾房間的時候,必然會看到。隻要她把書拿起來,肯定會看到她用線條重點畫出來的那些文字。

正如董欣怡所設想的,高素芬不僅看到了,還把書遞給展愛民讓他看了看。湊巧的是,展逸飛到甘露園這邊的分校辦事,順道回家看了一下。高素芬逮著他問那本科學育兒書是誰買的。

展逸飛誤解了高素芬的意思,遮遮掩掩地不肯吐露實情,有意替董欣怡打掩護。高素芬見狀,隻好實話實說,誇讚書很實用。如此一來,展逸飛痛痛快快地承認書是董欣怡買的,並進一步補充,她那些防患於未然的食療菜譜就是從那上麵學來的。

“媽,書怎麼會在你手裏,我記得欣怡把書放在枕頭底下的。她擔心你看到會生氣。”展逸飛一腦門子的疑問。

高素芬揚了揚手中的書,笑著說:“你們還以為你媽是老古董啊?我早告訴你倆,我現在可進步了。每天去樓下小廣場跟那些老婆兒、媳婦兒聊天,知道得比你們多。以前總覺得他們說得不對,後來遇上事才知道他們說得在理。可今兒一看這書,我明白了,敢情她們都知道,就我是個老土,還一臉虛心地向她們請教。從今往後,我可以向她們顯擺顯擺了。”

回公司的路上,天雖然陰沉沉的,但抵不住展逸飛那份愉悅的心情,他看什麼都覺得順眼、都讓他高興。走去公交車站前,他把高素芬的表現如實告訴了董欣怡,並向她打聽把書放在電腦椅上的用意。

董欣怡笑了笑,說:“我怕直接提出來,咱媽不高興,就換了個方式,真沒想到她現在會這樣想。以後,我省心了,不用再拐彎抹角地提反對意見了。”

“看你這話說的,好像我媽跟那西太後老佛爺似的。你放心,在咱們家,你永遠是我的直接領導。”展逸飛嬉皮笑臉地說著,那份積聚在心中的壓抑早已蹤跡全無。

所謂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當中,緊張的婆媳關係總會讓夾在她們中間的男人們左右兩難。若是沒了後顧之憂,這個男人還有什麼理由不鉚足勁給她們創造更幸福的生活呢。

當然,這一切還得歸功於董欣怡的善良和聰明。沒有她的善解人意和換位思考,或許他們家的生活會跟王彬家一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