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阮葵生(4)(3 / 3)

校記:

①原題有“四十韻”三字,當據初本;《山陽藝文誌》所錄增出六韻,當據改本。既已不止四十韻,故從《山陽藝文誌》省之。

②“瞽吏”似當做“瞽史”,《山陽藝文誌》作“瞽宗”。

③“年來抱硯共饑驅,滿目都都伴童子”兩句原缺,據《山陽藝文誌》補。

④“銅壺”,《山陽藝文誌》作“銅盤”。

⑤“夜寒不覺月侵帷,日昃那知廚缺米”兩句原缺,據《山陽藝文誌》補。

⑥“纂錄”,《山陽藝文誌》作“譔錄”。

⑦“亭林長蘆”,《山陽藝文誌》作“長水亭林”。

⑧“抱書歸學趨庭鯉”,《山陽藝文誌》作“抱書出入偕吾弟”。

⑨“書堂列坐儼文壘。靜對或以手畫肚”兩句原缺,據《山陽藝文誌》補。

⑩“雄辨高談”,《山陽藝文誌》作“辨起倏如”。

[11]“砥柱能回渤海瀾,垂釣直出潛淵鯉”兩句原缺,據《山陽藝文誌》補。

[12]“感舊重追白下遊,懷人頻雪黃壚涕”兩句原缺,據《山陽藝文誌》補。

[13]“瞥見”,《山陽藝文誌》作“且喜”。

[14]“功名富貴等浮雲,一生快意無如此”兩句原缺,據《山陽藝文誌》補。

[15]“朅來”,《山陽藝文誌》作“隻今”。

[16]“燕邸”,《山陽藝文誌》作“京邸”。

[17]“眼前”,《山陽藝文誌》作“門前”。

[18]“方”,《山陽藝文誌》作“皆”。

李 蒸

字雲岫。有《壽藤山房賸編》。

懷周白民先生

曆盡名場厄,文章自有真。扶輪歸大雅,故紙覓經神。膺服牆東老,頭銜貊北珍。千秋未磨滅,淮海複斯人。

題吳瓞村詩集

饑驅曾作客,老至苦吟身。屬念關天顯,論交見性真。韋陶無異轍,元白有傳人。多少公卿輩,傾襟拜後塵。

病中述懷

一年兩病夜如何,苦海沈沈誦密羅。心血漸枯神智減,夢魂胡亂祟魔多。前愆莫掩知吾過,舊業猶存訓子磨。何日離牀欣著步,消除塊壘養天和。

暮秋

幾經落葉打柴扉,是處園林景物非。冷雨漸看分點下,寒雲又見帶煙霏。觀殘菊蕊畦邊瘦,憶到梅花嶺上肥。小閣紅爐初見火,冬心獨抱掩重幃。

述懷

塊壘填胸藉酒澆,春愁黯黯可憐宵。聊憑戲局追歡久,已覺雄心逐慚消。京國神馳空複憶,池塘夢斷幾曾招。兩三老友時相顧,不覺談深燭已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