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吳三
一雙眸子最精神,不信今人信古人。功力漸深開鈍拙,文章既富忘寒貧。明師提命心當凜,義友磋磨學亦真。所恨下帷年太晚,五車未積暗酸辛。
自述
賣屋添書誌不穨(時有以《管子》、《荀子》、《淮南子》、《文中子》諸全書及《十三經注疏》來售者,價甚廉,典屋買之),五經注①誤費疑猜。學能考據方為博,詩入風情不是②才。一介單寒容我拙,半生著作仰③誰裁(時續《五經集》、《五經詿誤》及《漢儒疑義》,苦無能指迷者)。燒完銀蠟猶欹案,忼慨無聊數舉杯。
校記:
①“注”,《山陽藝文誌》作“絓”,疑當作“詿”,誤也。
②“不是”,《山陽藝文誌》作“未是”。
③“仰”,《山陽藝文誌》作“待”。
宿揚州僧寺
暫棲古刹絕塵埃,精巧紗櫥得月推。滿院蟲聲鄉思亂,五更梵響夢魂催。塔鈴頻語知風過,山樹齊喧覺雨來。可惜歸舟將買定,禪房無計久徘徊。
閑詠
幾日消閑自覺歡,新詩吟就獨凴闌。三間板屋容人少,一局殘棋入畫難。竹韻幽宜風裏聽,梅花好是雪中看。老年孤僻遭時忌,恕我恩推天地寬。
柬金篤齋
秋來學業竟如何,寄到新吟仔細歌。詩入三唐去古遠,書從兩漢補亡多。才華不斂能為禍,識見稍偏枉辨訛。傳語故人須解意,牀頭寶劍莫輕磨。
《柘塘脞錄》:吾友張竹儕嚐手鈔其先人木齋先生遺詩示餘,餘讀之沈鬱蒼秀,格高韻遠,惜所傳甚少。竹儕言,其先人遊白民先生之門,績學好古,蓋有誌之士也。
汪 枚
字卜三,號缽山。乾隆中廩貢生。著有《缽山存稿》。
送沾牧宗翁之揚州
去年送君當嚴冬,披裘擁被吟霜風。晉陵吳苑勾留日,懷人歲暮心忡忡。今年送君當二月,官閣梅花才作雪。扁舟又下廣陵城,重逢幾日輕言別。相逢相別難為情,春雨春風淮水濱。高懷對酌時作惡,自向揚州尋好春。揚州歌吹竹西路,是我昔年常到處。載酒每醉平山堂,登高擬作蕪城賦。今君地主猶豪賢,絳帳何妨列管弦。嬉春花柳豔陽天,使我索居思悄然。幾時飛夢到君側,騎來仙鶴同翩翩。
寄懷慶雲寺百泉方丈
落拓渾猶昔,迂疏更勝前。噉名心漸盡,學道誌初堅。習釣傍淮渚,傭工償酒錢。買山如有約,許我叩枯禪。
同人集依綠草堂
萬卷藏書處,先生有敝廬。花開常爛熳,客至任軒渠。共醉傾三雅,忘形對六虛。升沈何用計,吾道自蘧蘧。
新秋夕霽
向夕天初霽,荒齋自靜幽。風敲三徑竹,月上一窗秋。懷友思元度,銜杯憶馬周。悠然仍獨酌,寄興在滄洲。
南村霽雪
霽雪光涵原野間,藍田玉滿散瑤環。蕭疏不少封條樹,平遠還多不骨山。漫謂無人披鶴氅,遙知有客臥柴關。衝寒每跨蹇驢出,更向前村覓句還。
八夕雨中偶作 宋史王居安有八夕詩
瓜筵可複落金梭,此夕雙星節已過。屋角有聲流淚雨,銀河無影幻風波。新愁定織回紋句,舊錦重翻玉繭羅。空有掞天奇巧思,情深偏惹別離多。
家大廷尉公招寓聽雨樓毓仁侄同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