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落葉滿林臯,蕭瑟空山秋氣高。但有客來分競病,更無人解說泉刀。世情久厭雲兼雨,書味真如粕與糟。獨坐籬根嗅殘菊,可憐時節負霜螯。
帖耳羞隨冀北群,眼中青白幾人分。不才偶作飛鳴雁,有興還為出岫雲。座上更衣容鼓吏,筵前長揖向將軍。老來豪氣除難盡,不信秋深日易曛。
歲晚疊過竹民齋中,追感舊遊,並讀近作,賦此奉贈
十年萍梗歎蹉跎,歲晚相思一再過。往事如塵疑夢幻,新愁滿卷費呤哦。應門童仆驚生客,繞屋花枝改舊柯。爾我白頭無恙在,故交爭久不爭多。
歲暮感懷
十二回圓盡已過,一千裏路奈愁何。茫茫冰雪關河迥,草草情懷夢寐訛。空裏疏花寧解笑,樽中寒酒不生波。莫言五十知非易,錯到今年鑄更多。
寓硯普應僧舍
匿蹟荒邱梵刹中,韲鹽風味野僧同。禪心未定知難著,塵夢能閑亦漸空。繞屋頻添新漲綠,入春才見夕陽紅。偶來門外疑鷗鳥,一一驚飛過水東。
村晚獨步
潦淨潭清萬木凋,高原入望莽蕭蕭。孤鴻自溯長天去,晚日難將隻手招。貰酒欲從田父飲,碎琴不向市門調。往來日對西風走,踏碎沙河路幾條。
除夕前一日壽門過訪
衡門冰雪正嵯峨,何處高軒破凍過。除夕誰開三徑待,故人不見十年多。交情我輩空如此,刺字懷中可奈何。直到明年再相過,歲朝寒酒更生波。
昌平秋興
歲晚辭家路二千,客中節序已三遷。地鄰北極山川壯,秋末西風草木煙。雨挾歸雲連朔漠,雁迎新月度幽燕。宵來怕作還鄉夢,空向金台住一年。
仍向天涯作楚囚,孤節未得盡情遊。山中金碧諸陵暗,塞上風煙萬裏秋。司戶荒祠蘋藻歇,巡方遺疏畫圖休。無端頻下看書淚,客路頻添百種愁。
三麵山圍十裏城,官齋剛與眾山迎。朝雲出穀飛衣桁,晚月當窗落酒鐺。戎馬百年關塞靜,耕桑四野簿書清。及時不蠟登山屐,坐送秋光一月晴。
玉輦秋高幸木蘭,軍都馳道接長安。山迎帳殿雲皆黑,樹隱鸞旗葉欲丹。警蹕不聞千騎過,歡呼一任萬人看。小臣未遂瞻天願,芹獻無因達縣官。
七夕
又見天涯孤月明,初涼庭院晚風生。誰家瓜果陳深夜,有客悲歌對短檠。萬裏關山雙鬢改,百年時序寸心驚。邊城況是逢秋早,愁聽空階落葉聲。
由軍都入京和南生韻
獨客難禁紫塞秋,還擕大被住皇州。燈前對數經年夢,酒外都忘異地愁。北雁書□千裏字,南冠人倚夕陽樓。少年枉說耽弧矢,垂老天涯悔浪遊。
讀吳漢槎秋笳集與水南情田同賦
蓋代才名誤乃公,十年皁帽住遼東。歸來已是相如病,空有遺書奏所忠。
南望儋州與夜郎,才人自古易投荒。不妨北向穹廬去,嚐盡窮邊雪與霜。
滿卷蕭蕭變徴聲,越傷心語越娉婷。分明青塚琵琶響,鳴咽西風不可聽。
塞草霜枯最早秋,牧兒吹角起邊愁。而今紙上笳聲在,不是征人也淚流。
韓進士夢周《山夫先生傳》:父甯謐,康熙甲子科舉人,官廣德州學正。先生八九歲即喜辨識古字,積數十年久且專,遂成一家學。究心六書,合異同之蹟,析傳流之變,形聲既明,訓詁斯定。因以考辨經義,糾謬正訛,遂大得其指歸。嚐南浮大江,衍流所極,訪求逸士,曆險探幽,冀出往古秘奧。又以窮冬匹馬走塞上,登居庸關,考山川阻夷。就戌卒野老詢古戰爭勝敗處,徘徊叢莽落日中,至竟日不得食,搜其碑刻而還。所著詩、古文、詞,不為鍥刻而自中理。有集三十卷,藏於家。子初枚、次枚。
吳揖堂雲:先生嚐訂《金石存》,輯成十五卷,續輯二卷,甚費苦求。既不能如顧甯人、朱竹垞足蹟遠到,而見聞又苦未廣,惟特陝西人販字帖者,每歲過淮,必延欵一飯,托其四訪古帖,有初出土碑板,無論斷缺,即略存數字,亦減食典衣湊價如數買之。以是日久多所累積,再以訪求故家暨遠客,或原碑,或響拓,皆借鈔焉。少年時,便道至蘇州贖《亭林集》,昂價罄歸資以貰,歸附船梢,江雪吹落滿身,寒冽不顧。以《亭林集》中有《石經考》、《金石文字記》也。晚以明經作鳳陽訓導,累任學使者重其品望,皆敬禮之。乾隆三十八年召選遺書,有司錄先生《說文引經考》、《六書述》、《部敘考》、《金石存》、《別雅》進呈,下四庫館,篡錄《別雅》五卷,附貯五雅。先生清臒雅韻,年七十六,卒於家。卒後次年,河決,著述俱沈沒於水,《別雅》藏板先毀於火。
《柘塘脞錄》:阮□山待郎雲:“山夫學有本原,館秦樹峰家。《五禮通考》皆其手訂者。樹峰嚐言,得三異人,山夫其一也。《別雅》乃其少作,晚年自言其書不足觀。餘謂山夫著作,當以《金石存》為第一,近李芝齡侍郎刻之。《別雅》臚舉詳明,援引多誤,間沿正字通之訛。《說文引經考》亦近人所刻,在邇時小學未興,其精核處可雲剏獲,然頗有疏略。《山陽誌遺》最為賅備,尚未梓行,僅有鈔本而已。”□山又稱:“其詩硬語盤空,如幽燕老將,氣韻沈雄。”今讀其詩,洵然。蓋其根柢既厚,骨氣洞達,非世之率爾操觚者所能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