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阮 晉(2)(2 / 3)

三詔虛傳下此山,蝸廬遺跡渺難攀。雲封隻有焦公洞,日在江光落照間。

載酒日長無俗客,聽經夜半有靈鼉。欲知地僻清江闊,飛鳥漫天不敢過(山無鳥)。

字藝農,號秋水。安東籍,世居山陽,官刑部郎中。著有《秋水詩鈔》。

月在天

月在天,光在地。夫與婦,毋相棄。

孤兒吟

入門望顏色,忍饑不敢言。地下有父母,兒願從九原。

古意

小步向池塘,弄水羅衣濕。照見水中人,清淚如儂滴。

送方樗根歸黃山

浮雲去不返,故人情仿徨。鹿鳴何呦呦,流水何湯湯。我有白玉壺,為君置酒漿。我有七弦琴,因君發慨慷。泠泠音節古,曲盡君悲傷。調急弦亦促,憂來驅無方。飲酒勿複道,餘音尚激揚。惟願保軀體,珍重同珪璋。

出門

東壁月光微,鳥啼畏春曉。晨起望天色,四顧傷懷抱。妻子牽我衣,堂上慈親老。饑驅欲何之,閱曆苦不早。去去難為腸,離情亂春草。

再送方樗根

楓葉墮無數,煙津暮景微。孤舟人獨往,落日鳥爭飛。江迥多風雨,山寒少蕨薇。行行勿惆悵,鬆菊待君歸。

吾廬

吾廬淮水上,狼籍憶卑棲。落響驚飄瓦,尋聲拾墮泥。春風吹戶滿。秋雨壓簷低。不寐防傾側,時聞鳥夜啼。

廢園

屋倚荒煙北,亭欹剩水涯。枯藤乾掛壁,崩樹倒棲鴉。一徑鋪殘草,雙橋夾晚霞。更須防坐處,危石壓秋花。

暮春過草園

門隱垂楊岸,樓開四麵天。亂帆煙雨外,清磬水雲邊。輭草留吟屐,春風出釣船。小橋虛閣下,珍重俯流泉。

老人燈

高明人所仰,便腹氣如虹。輕薄隨兒輩,包籠見老翁。敢雲能洞徹,端恐太玲瓏。滅盡心頭火,方知色相空。

秋日夜行黃河北地

匹馬荒村路,蕭條起暮愁。黃昏狐拜月,碧血鬼吟秋。露重蛩聲濕,風斜螢火流。我生多慷慨,念此不能休。

聞捷

百萬揚軍旅,旌旗蔽日光。馬寒秋蹋雪,弓冷夜開霜。陣壓陰霾黑,星連殺氣黃。卽今聞奏凱,聖律賀無疆。

塞上曲

碣石峰高勢欲摧,秋光先上李陵台。牙旗飄颭星河動,鐵甲淒涼草木哀。極目寒雲驅馬渡,一天烽火戰場開。隻愁羌笛關山苦,遙月依然照客來。

隴水聲乾咽不流,十年征戰未封侯。燕山殺氣星連陣,瀚海愁雲雁唳秋。弓月鳴弦驚塞馬,劒花浥露泣吳鉤。戍樓夜半聞清嘯,應是劉琨在上頭。

秋雨渡黃河

黃河一道下空冥,十丈陰霾擁百靈。海氣入雲雙鷺白,天風吹浪老龍腥。驚雷似鼓鳴偏切,怪雨如拳打不停。九折灘頭須記憶,孤舟落葉此番經。

春風

綻柳舒梅亦有權,□揚無定複無邊。吹噓若果凴君力,也願將身化紙鳶。

采蓮曲

雙槳輕搖水麵香,同舟姊妹語商量。綠荷如蓋休頻采,留與鴛鴦避晚涼。

雪後

古鼎香濃手自焚,疏簾透暖日微曛。小窗今日才消雪,已覺梅花瘦二分。

汪兆熊

字飛渭,號石翁。居山陽之清江浦。康熙中諸生,授同知。刻有《石翁詩鈔》。

夏日山居雜興

囂塵不到處,林壑最清幽。野鳥來還去,閑雲散複收。薰風吹細草,臥柳係扁舟。灑落一尊酒,驅除幾斛愁。

有客到門喜,開尊快論文。晝長遲落日,風輭帶流雲。野蕨時堪摘,村醅亦可醺。斜陽歸櫂晚,握別致殷勤。

野園成小築,嘉木自森森。攜簟當風臥,開尊待月斟。無言常靜坐,散步或披襟。時有幽然意,臨山弄古琴。

流泉堪漱石,濯足俯清溪。魚避影先散,鳥飛聲亂啼。雨餘山色淨,潮落水痕齊。歸到柴門下,三竿日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