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過止園采梅限韻
東湖春水綠初添,聞說梅花已覆簷。小艇緩隨飛鷺入,深杯低拂柳條纖。盤飧菜共銀絲錯,豔曲簫吹阿鵲鹽。隻道君家多善釀,山堂頻醉莫相嫌。
閻 詠
字複申。康熙己醜進士。官內閣中書。百詩先生子。著有《左汾近稿》。
贈言堂同人讌集
梅信正天風,圍爐戀酒紅。群材空冀北,名士半江東。握麈高談頃,分題促坐中。重來良宴會,鶯語待春融。
孫庶子招飲口占即事
節落破梅後,春當飛柳前。疊箋來客履,下榻啟芳筵。酒泛杯中玉,香浮紙上煙。留歡還卜夜,明燭有金蓮。
宮卿趨近禁,地望在文章。自顧非千裏,何當遇九方。鐵鋒嘉篆籀(先生以東宮所賜壽山石命篆),珍蹟借鍾王。不厭過從數,還來叩秘藏。
王將軍讌集
如雲譚辯麈飛揚,氣轉虹蜺亙碧蒼。雅誌縹緗推杜預,少年節鉞屢荀郎。三千幟滿持堅壁,十萬錢空宴畫堂。何幸書生叨末席,夜看金印吐光芒。
《柘塘脞錄》:複申先生名父之子,又早遊趙秋穀先生之門,師法家法具有典型。所著詩話十一條,證杜詩《送表侄王砯》,卽注《素問》之王砯,音厲;宗武官正字,見《文苑英華》:任華《送杜正字序》;辨淵明非陶侃之後,皆極精核。詩不多作,錄之以見一斑。
童 衍
字蕃臻。康熙中歲貢生。
望嶽四首次潘曇翼詩韻
嵯峨岱嶽執堪京,北跨渾源南跨衡。一柱當天星漢近,諸峰插地海雲生。盤間縹緲仙童引,杖底飛騰鶴馭輕。聞說東來青未了,好憑詩句問山英。
居震稱宗迥出群,天門地軸此中分。虛空不見來青鳥,靉靆當看繞碧雲。秦帝當年徒刻碣,漢官何事漫遺文。低徊玉牒登封事,囘首懸崖已夕矄。
七二由來封禪君,嬴劉陳蹟紀雲雲。天孫玉女懸丹嶂,芝檢瑤函護白雲。三月桃花迷石室,千年鼇極逼星文。徂徠六逸今何在,重累遊人空自紛。
思探五嶽佩真符,袖裏煙霞逼畫圖。日月雙丸朝帝闕,芙蓉萬朵擁仙罏。馬因疑練徒遙影,龍為畊煙可近呼。絕頂蕩胸今未得,臥遊身已置方壺。
邱聞衣
字汝紹,號韋盧。康熙巳卯舉人。著有《梅屋詩集》、《防河說》、《抉攔黃壩論》、《閨訓切要》、《楚詞杜詩批解》。《誌·文苑》有傳。
漕憲董公修複山陽縣學舊製紀之以詩
山陽今學宮,曆年三百二(剏於明洪武三年)。厥基聚五星,先正詳所記(形家稱學基極合五星聚講)。督府居其中,司署並縣治。左曰清源廟,右崇先師祭。龍來凸五泡,蔚然結紫翠(督府卽總漕公署。司署,舊衛鎮撫司,久廢,在督府左前。縣治在督府右前。清源廟卽二郎廟,在督府左,縣學在督府右)。欞星門外柵,宏整極壯麗。門內東西垣,促促對相峙。振衣暨省牲(欞星門內西南隅省牲堂三間,廟內左右振衣廳各二間),規模嚴且閟。若矢殿廡間,朔望有司至。存誠崇禮齋,師儒勤學誨。寰宇盡若斯,吾邑甯獨異。如何辛醜春,朱柵忽焉毀。移屏逼欞星,陰障如雲翳。又如鼻塞物,呼吸弗通氣。細民更無知,遺穢偏此際。見之欲裂眥,言之堪隕涕。試問毀奚為,往來便六轡。三十餘年來,侮慢等兒戲。欞星至戟門,恨複填胸胃。人吏接茅茨,雞狗雜階砌。振衣暨省牲,學役互典質。時一遇昏喪,過殿鮮回避。旁徑窄難容,戟門安所閉。無禮大不敬,習焉率如醉。明末至而今,公私俱速戾。庠門舊在酉,明堂水凡四。市河與漕渠,西湖與淮泗。西北納辛峰(城西北文通塔),創者具精義。後人不深考,往往擅改置(舊置學門西向,合水法也,最吉。成化丙午改南向,誌未載,見鄉賢金公銑聚奎亭碑,碑在明倫堂。後複西向,誌亦未載。嘉靖二十二年改南向,三十六年複西向。萬曆元年增高,西向學門為九級,後又改南向,誌亦未載。崇禎癸未八月複西向。本朝康熙己醜,忽移酉門於戌地,數年更,不吉。辛未,董公捐俸大修縣學、聖廟。諸生議複酉門,詳公蒙允。壬申冬,邑侯鄭公捐俸倡修,十月二十二日酉門複)。號舍四十九,遷延屬市儈。炊煙出兩齋,穿戶壞塗塈。邇日兩先生(儲何兩學師),稍稍葺廢墜。啟閉慎戟門,學役麤知畏。乙醜徐中丞,改柵如眾議。有力者沮之,人耳忽為厲。何幸逢我公,庠門複故地。公曰門複矣,舊製複猶未。朱柵暨樹垣,重修遵古誌。振衣暨省牲,門外看深邃。兩齋丹雘新,諸生業此肄。塞徑屏居人,程工岡惜費。書坊賁當衢,勒詩建隆碣。籲嗟六十年,今日安師位。公心無所邀,聖心若雲慰。烏台推獨坐,恩自宸衷賜(壬申十二月公內擢)。公去我心悲,士民失所庇。千年淮水清,俎豆永勿替。茲舉匝一月,小子喜不寐。樸拙愧無文,聊以紀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