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方幹故居
千古還傳佳句新,當時一第苦沾巾。等閑隻怨馮唐老,猶勝官除地下人。
贈程穆倩
病後相逢邗水涯,嵗寒雪壓客廬斜。縱然淡盡人間事,又寫青山過酒家。
漂母祠
推食何如進食心,隻知厚待是淮陰。可憐百戰河山報,不抵區區幾餅金。
檇李道中
八月江南草木黃,采蓮歌斷采菱長。分湖地盡吳江縣,一路看山是越鄉。
金華道中
一逕煙雲鳥道還,高盤如黛越中山。不知過盡山多少,猶在啼猿萬木間。
漢甘泉宮瓦為林佶題
陸離土監蠹雕蟲,廢址依稀認舊宮。可惜張華未相見,當時放失誌圖中。
朝餘風烈暮餘煙,古道荊榛有嵗年。烽火舊連三百裏,未央宮瓦落甘泉。
仔細長生兩字摹,長安八代帝王都。離宮別館知多少,鉤弋香奴倩玉奴。
好古先生非好奇,收將遺瓦重人思。最憐世上敦厖氣,斲盡秦皇漢武時。
《香祖筆記》雲:故友邱季貞與張虞山遊浙東,行處州山中,各有即事詩。一雲“百年無與人間事,老死深山古木中”;一雲“不知過盡山多少,猶在猿啼萬木間”。今人穣穣入世者,不知世有此境。
《柘塘脞錄》:先生為籲之大參子,少承家學,年十四即工詩,與兄曙戒有淮南二邱之目。性孝友。未仕,父歿,廬墓三年。後追承先誌,積俸置田為宗族用,族人德之。所著有《西軒詩集》若幹卷,未及鋟版,今尚存於家。《淮安詩城》亦遍訪不得,文獻放失甚矣,采訪之難也。
邱象
字霖川。海州學生。大參俊孫長子,早卒。
桐園
秦鹿初奔逸,桃源安得避。梧陰鳥雀幽,鬆子天風媚。世事盡幹戈,道人獨酣睡。方瞳檢藥書,慎爾朱門刺。
楊才瑰
字賦臣。康熙甲辰進士,兵部武選司主事。
上禦瀛台,再試江南丁酉科貢士,命尚書臣王煕帶領引見,敕內府賜膳賜燭恭紀
二首
雞人籌唱露華圓,閶闔宏開拜舞先。左掖鬆青珂色映,西園槐綠水光妍。虹橋瑤島環三殿,鸞蹕仙雲馭九天。踧踖尚書鏘履處,佩聲得到玉墀邊。
菁蔥樹色隱昭陽,菡萏風生別院香。太極圖涵天地秘,允孚齋納鬥星光(試題擬《禦製太極圖序》、《允孚齋說》,齋為上讀書之所)。金華蓮燭傳中使,冰瀝山珍賜尚方。來自草茅深惕息,賡歌先獻萬年章。
《柘塘脞錄》:順治丁酉,江南科場弊發,世祖震怒,禦太和殿親試。他皆股栗無人色,賦臣先生獨從容應試,果列高等,且膺榮遇。此其紀恩詩也。所著有《廿一史纂要》。子九霞,康熙丁卯舉人,幼穎敏絕倫,蕭山毛大可作《神童歌》贈之。
壬子除夕支俸錢得錢字
青衫曾惹禦爐煙,春雨瀛台(曩蒙禦試,有《春雨詩》、《瀛台賦》)鳳闕前。對策職應支五鬥,陳情願改效三鱣。治安草石皆調燮,品第詩文亦選銓。自笑寒氈殊不小,領來官俸幾千錢。
紙窗竹屋已蕭然,微雨淒風歲暮天。刀貝養廉曾瑣瑣,邱園束帛愈戔戔。仞堂昔慨樵薪士,鍾粟曾悲負米賢。罔極心傷餘更慟,一文不及拜君錢。
恥效侏儒飽獨全,皇恩涓滴敢予偏。分言群吏無沽酒,持論諸兒早著鞭。嘯竹吟梅當管笛,烹葵剝棗代肥鮮。雲間亦有貧於我,躋我公堂隻此錢(將有分俸贈貧士事)。
接家漢臣兄信作仍得錢字 知去歲清水潭口又決淮民饑甚
淮南淮北久淒然,浩浩河波又接天。瓠子歌殘沈璧馬,褎斜鑿破悵溪淵。田禾種後歸新浪,茅舍支來更遠遷。最是災黎聞啜泣,有人演劇費金錢。
《柘塘脞錄》:以上三詩,賦臣先生官鬆江教授作,時康熙十一年也。是時,吾鄉尚元調字燮臣,康熙壬子舉人,官華亭教諭,以營兵奪學宮地,燮臣殉義明倫堂,崇祀名宦。華亭陸閎有詩雲:“淮南理義紹朱程,義憤捐軀豈過情。卅載崇祠惟昔舉,千秋直道至今存。詩篇乍束牛腰滿,兆域俄封馬鬣成。自此流傳真不朽,卓哉名教重幹城。”見《鬆江詩鈔》,記於此。
劉 珵
字美當,一字超宗。康熙中嵗貢生,選青陽縣訓導。著有《灌花老圃集》。
百詩齋中分賦得銅雀瓦磬
零落漳台瓦,淒涼韻玉清。西陵誰望幸,東序偶同聲。匪石心如轉,兼金價俱輕。霸圖銷歇盡,此物獨硜硜。
《柘塘脞錄》:先生少與弟琯齊名,為文章根極理要,經傳洽熟,辨析疑義不遺毫厘。秉鐸青陽,剏新黌序,以目眚歸。晚精於《易》,八十時猶日誦一卦。素留心地方利病,以淮郡學宮逼近製府,為武人所移,率諸生力爭,舊製得複。又以澗河久不濬,致三城積水不得泄,著議萬餘言欲上之當事,會老病不果。迨康熙癸酉春,中丞三韓興公議開澗河,潛邱閻徵君櫽栝先生議上之,而先生已墓有宿草矣。
戴唐器晟《超宗先生別傳》:先生,其先頴人,始祖彥廣遷淮陰。明太祖時,以耆老從守令入覲,因陳乞淮賦稅得比中都,稱旨,賜梅花一枝,世稱為梅花老人。
徐 賦
號古田。著有《四郊草堂重經集》。
雜詩
涼風起高樓,明月照簾幃。美人擁輕衾,瓊室無容輝。凜凜若嚴霜,寂寂來蛜蝛。思君怨遙夜,情盡舊恩違。荒庭無行跡,纖塵滿金徽。君子惜壯齒,晚節思依歸。
擬古
悠悠遠行邁,鬱鬱心傷悲。驅車別鄉裏,揮淚從此辭。女蘿上土垣,庭草空華滋。雙燕有歸日,遊子無還期。我有一罇酒,對之長相思。我心如皎月,磨湼不磷緇。所嗟桑榆景,須惜少年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