棧行圖次鍾劬慕先生
關山界斷別為天,騁望遙遙緩著鞭。摹入畫圖渾未得,促人車馬又喧闐。
崔巍迥出眾山叢,石路盤囘若在空。想到鳳來棲息處,多因岡上滿梧桐。
愈入層巒景愈幽,紛馳緩急豈能由。不知身在煙嵐裏,但見煙嵐裹去輈。
萬木陰森曉霧繚①,澗深風急徑偏遙。仆夫指向叢叢白,雲是前冬雪未消。
嶺號孤雲氣倍寒,木衣盡脫露漓岏②。我來最喜當斯候,坐臥周囘得飽看。
泉因石逼屢囘旋,密竹疏梅映帶妍。題壁恰③逢長至日,衝寒棧上踏④霜天。
太守高風寓意深,往來隨處有閑吟。似將引我遊佳勝,點向蒼虯逐句尋。
紅妝陟巘尚能馳,稚子褰裳過澗湄。卻笑閉門人說險,何曾放眼到斯時。
萬裏孤行塵染衣,故人憂患正相依。臨歧握手增惆悵,送入褒斜穀口歸。
策蹇梯山悲路難,裂膚風雪更無端。隻因素抱尋幽癖,珍重須臾特特看。
校記:
①“陰森曉霧繚”,《山陽藝文誌》作“森森曉霧飄”。
②“漓岏”,《山陽藝文誌》作“巉岏”。
③“恰”,《山陽藝文誌》作“卻”。
④“踏”,《山陽藝文誌》作“點”。
和濟州學壁石刻詩韻四章
舟居讀罷約登山,旋訪名詩石壁間。尋繹籀文同屬和,勞勞自笑不曾閑。
何期複出倦遊身,幸過滄浪一滌塵。意外更逢東海士,擕持珍味雜然陳(於子介庵見餉)。
前探名碑似舊知,嚴寒逼我遽參差。茲來坐臥連終日,六七年間鬢已絲。
酒樓遙望綠陰重,下瞰南池芍藥紅。轉賴後人頻點染,幽尋隨處寓高風(是日並登太白樓,下遊南池)。
《顧氏音學五書·後敍》雲:“予纂輯此書幾三十年,五易稿而手書者三,已登版而刊改者猶至數四,又得張君弨為之考《說文》、參群書、増辯正、酌時宜,而手書之,二子葉增葉箕分書小字,鳩工淮上,不遠數千裏,累書往複,必歸於是。”又,《與潘次耕耒書》雲:“著述之家,最不宜以未定之書傳之於人。即如近日力臣劄來,《五書》改正又一二百處。”又,《答汪苕文琬書》雲:“精心六書,信而好古,吾不如張力臣。”亭林有《寄張文學弨時淮上有築堤之役》詩雲:“冬來寒更劇,淮堰比何如?遙憶張平子,孤燈正勘書。江山雙鬢老,文字六朝餘。愁絕無同調,蓬飄久索居。”
□山《淮故》:力臣晚年,窮困流離,擕子孫居京師。王漁洋題其小照雲:“瘞鶴銘邊擕屐《日,羊侯祠下卸帆時。吳山楚水探奇遍,不覺秋霜點鬢絲。”“金石遺文大放紛,摩娑手卷對爐熏。白頭更訪洪都學,手拓陳倉石鼓文。”徐健庵詩雲:“五嶽曾探峋嶁書,年來雙鬢轉蕭疏。從誰辨得師春字,好為遺經正魯魚。”“奇字揚雲未渺茫,茂先家學在巾箱。對君轉複思元歎,灑淚風前誦渭陽。”指亭林也。力臣與程工部正父交善,自京囘南過德水,偶詣正父,已病篤。力臣停舟,旦夕視疾,經紀其喪。亭林《哭正父》詩雲:“十載故人泉下別,交情多愧郅君章。”指力臣也。
《柘塘脞錄》:力臣精於六書,通經博古,為學者所宗。嚐拓唐昭陵真跡,摹峴山石幢。《昭代叢書乙集》刻有《昭陵六馬圖讚》、《瘞鶴銘》二種,江氏藩《漢學師承記》載力臣漢隸字,原校本《敍》雲:“自隷變篆以就省,而碑版各家可以隨意增減點畫,改易偏旁,好異尚奇,貽誤後學。今悉準之《說文》雲。”砭訛訂俗,極有裨於小學。力臣歿後,其遺書評本為長洲何義門全行購去,今罕有傳本。餘家藏力臣寫《廣川書跋》二冊,前有圖記,間綴評語,辨證精核,書法亦遒古勁特。凡致字皆缺末筆,避家諱也。庚寅七月晦,於市上得力臣《棧行圖》,小照臞臞古,有微須,布巾裹頭,著淡紅色服,策馬行萬山中。一奚童尾其後,以袖覆口若寒冷狀。中多名人題詠。後題雲:“嵗次柔兆執徐,月在修相,日維戊申,力臣識於亟齋之西窗。”上推年月,當康熙十五年丙辰七月二十八日也。頃又得《濟州學碑》釋文。康熙癸醜,力臣同亭林先生出都,謁闕裏,經濟州拓碑,所作考證精詳。首載漢《魯峻碑》、《景君碑》、《武榮碑》、《鄭固碑》、《鄭季宣碑》,次載唐遊芳《橋亭記》、王荊公詩、黨懷英書。日照許印林瀚以刻本寄餘,惜闕二葉,無從補完。此亦力臣著述之僅存者矣。昔朱竹垞編《明詩綜》,惜不得力臣吟稿附於性符先生詩末。餘得詩十五首,亟錄於右,輒用是自多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