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劉自竑(4)(3 / 3)

聞六月杪盡室已抵淮上率成長句

暮春揮手去茫茫,炎日才聞到故鄉。三月淹留空倚櫂,一門悲喜各沾裳。遭逢隻合安吾素,忠信須知托彼蒼。憑仗書來魂夢穩,滔天還為九回腸。

贈宋童子篆玉 篆玉,射陵之孫,滋庵之子

羲獻吾交兩舍人,主盟風雅性情真。驚看著膝還英妙,小友從茲又軼論。

前身豈是李長源,動靜方圓解立言。安得相擕傍碁局,一時才辨重金門。

寄內

多時不複病纏身,消息遙聞慰旅人。隻恐家貧逢儉嵗,白頭操作尚如新。

晚春雜興

眼底休分皂白,口中敢設雌黃?一鶴一琴差足,呼牛呼馬何妨!

隔院幽禽婉轉,臨窗小樹敧斜。才薄那窺東觀,晝長且展南華。

一飯古人必報,萬鍾吾道何加。忝竊那酬尺寸,蹉跎更負煙霞。

沈灶昨年已甚,負薪近日何如?安得人皆鄭白,空聞書有河渠。

《淮故》雲:李公凱官閣學經筵,講書理明詞暢,當時謂不減範祖禹。平生清節,不名一錢,門無雜賓。嚐語門人雲:“孟子為卿於齊,終不受祿。君祿且然,況交際乎?守身若此其嚴,而彭更猶以傳食為泰,萬章至比於禦人之貨。孟氏守身之嚴可知。今人取與不慎,多援孟子‘交以道,接以禮’之說以自便其私,豈不謬哉!”

《柘塘脞錄》:先生美髯豪飲,訒葊學使詩“青蓮是酒星”,謂先生也。又雲:曆任縣尹,皆著循績。己未召試鴻博,授編修,纂修《明史》。為人踐履篤實,不苟笑言。官京師,時人皆以理學名儒尊之。少孤,力學,性極孝友,篤於宗黨故舊之誼。餘嚐過其子孫家,敬觀畫像,粹容充悅,真有道者氣象。詩亦衝淡融淨,如其為人。所著有《恪素堂集》,藏於家,未及梓行。其鋟木傳世者,僅《讀書雜述》一種,皆居家治世日用切近之言。其書無《先天學》之玄虛,亦無《呻吟語》之俚俗,立論醇愨,貫而佩之可也。朱竹垞太史《日下舊聞》引有《玉河絏馬記》,公居京邸時所撰。遍問前輩皆未聞有是書,其家亦無有知者,蓋失傳矣。《郡誌》刊公於《文苑》,頗失其實,後之修誌者當改列《儒林》,斯為允矣。

李謙

字吉爻,號蘇庵。順治辛醜進士,山西路安府推官,樂陵縣知縣,行取河南道禦史,巡視山西、河東鹽政,陝西糧儲鹽法道布政司參議。刻有奏疏一卷。

和東坡歲暮詩

索居日少營,談笑孰為佐。忽忽逼歲除,市聲喧百貨。時俗貴多儀,餉遺錯細大。我愛南榮暄,不戀東窗臥。比鄰未相逢,須眉光照座。太息人事勞,乾坤旋若磨。貧富分閑忙,同茲駒隙過。佳節動微吟,敢覬郢客和。

浮生嫌嵗速,靜觀識嵗遲。來者不少待,往者寧可追。與嵗一言別,匪但天之涯。光陰如過客,去住各以時。圍爐永今夕,勿複齒牙肥。淡泊息神慮,平等忘歡悲。心苦為形役,陶公昔有辭。細推倚伏理,萬物孰盛衰。青陽律已轉,漸欲驚龍蛇。新桃映蓬戶,滿目誰爭遮。

漫嗟老將至,少壯謂我何。曉雞動複歇,巷陌紛歡譁。夙慕達士飲,小作狂生撾。化工默無跡,梅柳自疏斜。太平美風日,俯仰休蹉跎。春人與春物,行從野老誇。

題阮樾軒藍邱草堂

煙樹村村景色新,不晴不雨最佳辰。菊鬆徑裏陶徵士,書畫船中米舍人。野圃數弓堪放屐,碧波一片好垂綸。豐年況複歌盈耳,雞犬柴門遠市塵。

和阮鶴緱題蘭亭圖原韻

流水靜相引,自是足天趣。清風若故人,竹外得相遇。

感此亭亭竹,欣同懷契人。臨風一相遇,寄托豈無因。

幽蘭得所托,亦自欣其時。以之況知己,情懷無盡期。

《柘塘脞錄》:蘇庵先生起家台諫,出視鹺政詿誤,歸以大學士崑山徐公薦再入台垣,仁廟稱為真禦史。同時,劉訒庵提學贈詩雲:“不死良雲幸,能歸是曠恩”,又雲:“非因宸監在,何以脫邱樊”。意當時白簡生風,必有直言讜論,極陳時事。今所傳奏疏無之,汪文端作序謂“避人焚草,不欲示後”,而其後人亦無從得之歟。《居易錄》載:“康熙庚午,公請舉行禘禮,疏下九卿科道,張玉書等議奏”,今此疏亦不見集中,蓋闕佚多矣。

李震

字雷中,號恂庵。順治辛醜進士,內閣中書。著有《去來吟》。

飲馬長城窟

沙磧渺無垠,代馬日南牧。日選征戍兒,禦守出窮穀。家室遠別離,吞聲不敢哭。凜凜嚴霜寒,炎炎烈日酷。魂夢驚鼓鼙,肌膚傷箭簇。四野聞悲笳,蕭條慘心目。傳語閨中人,寒衣寄須速。

早行

早起崇岡曲,輕寒帶晚風。巒光將綻紫,日色漸蒸紅。鸛鶴棲枝上,蛟螭隱澗中。前村多古跡,一一問山翁。

送友還江南

相送上離筵,臨歧意惘然。人將千裏別,月又幾囘圓。奉職無才展,趨庭有夢懸。到家如見憶,尺素及時傳。

直省即事

薇省清高接鳳池,掖垣閑坐自沈思。祥雲靄靄人聲寂,瑞露瀼瀼月影遲。紫禁飽餐紅豆粒,丹霄長宿碧梧枝。垂衣聖主方勤政,想見深宮問夜時。

送邱曙戒赴瓊州別駕任即用季貞起句

紅亭酒罷唱驪歌,兩地相思奈若何。葉落疏林秋色老,霜飛永夜旅愁多。驚心送別南隨雁,引領徵還北渡河。此去長沙同賈傅,平生壯誌莫消磨。

都門寓中望新月

一鉤初掛碧雲間,客舍相看意頗閑。暮靄依稀連桂苑,清光迢遞隔蓬山。人生顯晦恒消長,天道盈虛自往還。三五團圞應計日,蹉跎無那鬢毛斑。

真州渡江

放艇晴江趁好風,壯懷擊楫幾人同。千群水鳥翻波白,一路霜花夾岸紅。恃險東吳成帝業,垂危西晉立軍功。由來浩蕩稱天塹,感慨興亡一望中。

夜泊潤州城下

萬歲樓頭秋夜涼,維舟兩岸稻花香。驛亭戍鼓參差動,官舫桅燈次第張。世事變遷歌舞地,年華銷歇戰爭場。不堪衰草孫郎墓,誰與臨風釃一觴?

清明日友人招集別墅

清明時節好風光,愛我相招過柳塘。屐齒踏殘芳草色,衣襟盡沾野花香。快談不覺風生坐,逸興爭誇句滿囊。一望墟煙新改火,幾船簫鼓送斜陽。

程 淶

字濰東,順治辛醜進士,平穀縣知縣。

展重陽曲江樓宴集

春園宴桃李,秋籬把蘭菊。達人貴乘時,陶然天真足。文星眷重九,嘉節展十宿。自茲良辰傳,千秋相似續。卓哉東溪翁,萬古尋芳躅。名園遲賓朋,清尊泛醽醁。鳴鴻肅高秋,紫茰垂珍木。貺以風日佳,雅音發絲竹。群季皆惠連,詠歌絕塵俗。論物體性情,析理暢心目。共此永日歡,冰壺如濯魄。羲轡馳西泛,夜遊繼秉燭。古道允在茲,永言矢弗告。

程 淞

字婁東。少赴浙江,補秀水縣增生。

同人泛舟即事限韻

泛舟載酒喜相同,七步雄才我愧公。咿啞聲中流客思,翩翻蓬角掛晴風。雲迷遠樹煙浮迥,日漾輕波落照紅。把盞催詩猶未就,扁舟又過古溪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