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風聊城
絲絲垂柳繞堤頭,猶見江南五月秋。良夜不知誰醉客,玉簫吹徹古伊州。
荒亭欹出大河濱,牧唱樵歌拂燕塵。獨有長楊依舊發,章台走馬更何人。
石骨嶙峋小徑斜,千金碾就阿誰家。行人已自傷離索,又聼高城落暮笳。
輕舟過雨綠煙生,白鳥青溪一帶橫。幾處蟬聲清客思,那能不起故鄉情。
《柘塘脞錄》:鞠存徵君性耽吟詠,於蕭湖濱構依綠園,有雲起閣、曲江樓諸勝,邀名流唱和。商邱宋牧仲《曲江樓雨後賞牡丹》詩雲:“空林雨過送春寒,別墅追隨訪謝安。待月杯從芳徑設,撩人花似故園看。漁歌乍逐清風起,鶴夢閑思碧海寬。向夕振衣高閣上,珠湖煙水正彌漫。”後為程爽林水南兄弟所有,與裏中白民、鏡湖、萬資、慎公、浩亭諸老及會稽徐笠山、宛陵王師退、塗山吳鈍人輩結文社。其為文皆幽微雋異,離絕眾致。金沙牆東老人合為一集,詳加評點;白田王楙竑序之為《曲江樓會課》行世。今庭宇具在,曲江樓舊額猶存。曲江樓對宇為荻莊,中隔蕭湖,園林之勝,甲於吾淮。嵗戊子,園主毀坼,鏟為菜圃。餘感念疇昔,為賦《蕭湖曲》以誌之。又雲:徵君詩才贍麗,五言如“風和迎蛺蝶,溪暖浴鴛鴦”、“聽鬆午睡足,劚藥夜歸遲”、“浮雲淡白日,寒雨響寒潮”、“古寺龍蛇剝,陰厓檜柏驕”、“遠村先見寺,古戍獨依樓”、“千峰含宿雨,萬木落秋聲”、《除夕》雲“年隨殘漏盡,春逐故園生”、又如“民力東南盡,天心水旱偏”、“蠲貸深宮詔,誅求小吏心”,沈鬱之音,希蹤老杜;七言如“鼓枻先隨彭蠡月,登樓正及洞庭秋”,《靈穀寺尋梅》雲:“煙籠春色雲千畝,風送繁香雪一林”,《雲台山》雲:“人從層阪穿雲窟,僧向崩崖種石田”,又如“隔岸鬆杉回落照,滿城砧杵入高秋”、“倚樓歲月雙鬆在,覽鏡勳名兩鬢疏”,《和程婁東韻》雲:“風雨天涯憐老友,文章門內愧難兄”,《寄孫孝則》雲:“百裏漁樵誰是主,十年出處略相同”,具見風骨。
張斯晟
字為成,伯玉先生子。
秋思
旅館無人至,高天一雁來。幹戈星欲摘,鐵騎夜生哀。猛士歌風起,佳人舞柘催。黃花今滿地,作賦有誰哉!
潤州飲錢古臣寓中
芳草天涯路,今逢小阮來。江濤翻老樹,花蘤嚼殘杯。歲月予方壯,乾坤爾尚孩。吹簫人去遠,回首釣魚台。
聞笛
慟哭西台一賦詩,受降城未築伊祁。雞鳴風雨還如昔,積雪鬆杉異此期。故國無書愁去恨,佳人何暮夜來思。斷腸曲度關山月,搖落家鄉折柳枝。
劉芳聲
字何實。順治己醜進士,授刑部主事,遷戶部,榷關九江,擢山東提學僉事,卒於官。藩司自竑子。《誌·仕績》有傳。
柬卞友龍
幽居雖不遠,契濶已兼旬。寒竹瘦如鶴,老梅孤似人。苦吟雙鬢短,拙守一身貧。為報南州客,溪山早晚春。
園居
風雨荒苔砌,蕭然對野禽。嘯歌今日事,湖海故人心。係艇通漁浦,開軒滿竹林。客來常岸幘,橫幾有鳴琴。
徐 越
字山琢。順治壬辰進士,授行人,擢禦史,巡鹽河東,遷兵部督捕、侍郎,引疾歸。著有《奏議》四卷。《誌·仕績》有傳。
七星樓
鳥革翬飛屹立雄,百年重締豎奇功。高秋玉座開玄武,永夜雕窗隔祝融。草樹閭閻常入望,星辰閶闔近能通。建牙憲府為民命,淮地雲標澤不窮。
《柘塘脞錄》:山琢先生讜直敢言,在台十有三年,書凡五十九上,皆時政之大者。其言漕河事,先後凡十六疏。舊《誌》猶存其略,真碩畫也。所居有容園、華平軒、嶺雲閣,遺址在今郭家墩。幼孤貧,嚐於除夕貸於所親,其人迂,久方予一衣,可質數百錢,乃至賈庫,門已扃矣,竟枵腹度嵗。後公貴顯,自開質鋪,令除日徹夜不閉,至今遂沿為例雲。
周龍甲
字霖公,號天飛。順治壬辰進士,授安陸府推官,擢戶部主事,曆員外郎中、山東提學僉事,內陞京卿,卒於道。沒,祀鄉賢。
丁未冬十月校士泰安恭謁泰山賦一首
泰山何為宗,實為斯文主。結脈在尼山,篤生我尼父。一出小天下,鐸聲振萬古。亦越孟氏生,山雲覆其戶。後來成大賢,氣象巌巌覩。一時盛文學,競說鄒與魯。小子世本蜀,降生自淮楚。幼讀聖賢書,思入文章府。今我掌衡文,偏幸來東土。校士首泰安,泰山或其許。金篋為我開,玉檢為我貯。觀日日精生,觀月月華吐。紅霞映蒼煙,五色成縠組。須臾膚寸雲,化為天下雨。非敢自求福,但願文教普。
登泰山
憑高才覺小塵寰,萬裏河山指顧間。林鶴影疑吳練白,巌花紅映海雲斑。漢皇玉檢藏何處,秦帝豐碑杳莫攀。俯仰千春同一慨,蒼茫東去水潺潺。
周 惕
字子密,順治中諸生,提學霖公子。著有《泰山詩選》。
泰嶽朝雲 岱郡八景詩錄六第二首徂徠夕照第八首漢柏淩寒未錄
仰止尊東嶽,巍巍接帝居。山嵐晴欲雨,樹色淡還疏。萬壑歸元氣,孤身到太虛。緬然懷漢世,宮闕至今餘。
汶河古渡
萬裏天無際,汶流清且漣。原山通脈絡,濟水共潺湲。匹練牽危石,殘雲補破船。亂烏啼日暮,爭渡幾人前。
明堂故址
不複來巡狩,明堂盡草萊。有周王跡熄,大漢帝圖灰。海岱空龍氣,風雲護石苔。城南城北地,故址重徘徊。
龜陰秋稼
平野秋明眺,耕耘憶昔時。歸田遺魯澤,稅畝歎南箕。溝洫連雲度,河山帶月犁。此中多勝概,不惜馬蹄遲。
龍洞甘霖
空穀開龍藏,陰晴鼓太和。雲根生絕壁,雨氣宿深阿。膚寸神功化,寰中帝澤多。寄言司牧者,虔禱療民屙。
秦鬆挺秀
不知何代植,風雨自秦傳。老幹千年在,官名百世沿。孤撐表亮節,獨立鎖寒煙。嬴帝今何在,空存輦道前。
登岱
襟齊帶魯峙重重,萬國河山淑氣鍾。五嶽體元推帝震,百王封禪盡朝宗。當年秦樹留風雨,此際明堂臥虎龍。極目海天來日觀,榑桑晴照滿高峰。
崔嵬石磴五雲深,一步登臨一悚心。俯視齊煙渾莫辨,南瞻吳練渺難尋。遙知帝座通呼吸,應與乾坤共古今。十丈秦碑無隻字,留連此日敢成吟。
周 忱
字子敦,國學生,提學霖公子,子密弟。
登岱
巌巌曾仰岱宗名,最上今看一柱擎。放眼直同霄漢濶,峰頭平與日星橫。遙知四嶽為兄弟,應與三山作抗衡。擬買吳綾圖畫出,莫教記憶不分明。
東鎮巍巍不計年,累朝封禪等寒煙。秦碑石在苔俱沒,漢畤壇空草盡芊。豈有神靈須楮幣,空勞愚賤擲金錢。當今無事崇符瑞,司馬工詞亦枉然。
天門憑眺欲何為,共說居尊可傲卑。石磴寒暄分向背,籃輿先後有安危。縱令絕巘憑人上,未免層巌轉自疑。寄語同遊牢住足,畏途從古是臨歧。
岱頂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