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胡從中(2)(2 / 3)

萬壽祺

字年少,崇禎庚午科舉人。徐州人,寓山陽之清江浦。所著有《隰西草堂詩》。《誌·流寓》有傳。

將歸南村留別諸公

冽冽嵗雲暮,四時寖以馳。鴻雁背北風,音響亦何①悲。策杖發西澨,載過東城湄。城闕高峨峨,樓閣與雲齊。中多富貴人,車馬光紛披。冠蓋綴纓緯②,變化隨當時。往來互馳突,道旁狹且危。執手與君友,毛發托相知。夙昔周道遊,大義同箴規。浮雲與飛鳥,慚愧相因依。豈不樂詭隨,中心不可違。別君適南村③,遵路獨言歸。行人去不息,川路紛委蛇。嚴霜摧高林,日氣瘦且低。稚子出門望,相隨入荊扉。桔橰中夜懸,凍綆慙無為。謝圃入其室,登牀讀我詩。我詩慘以激,我牀坦以夷。譬彼江中流,白日無轉移。寄謝四海人,勞勞將焉之?

校記:

①“亦何”,《山陽藝文誌》作“一何”。

②“緯”,《山陽藝文誌》作“緌”。

③“適南村”原作“還相村”,據《山陽藝文誌》改。

平疇鋤蔬了呈南鄰諸公

陋巷不容轍,車馬來亦稀。日出犬鳴吠,居人尚掩扉。荷鋤向南村,繁霜侵我衣。我衣敝不完,聊以充寒威。天高晝苦短,冰雪方滿畦。編荊不盈北,朔風晨夕吹。凍蔬托根淺,苗葉委塗泥。慚愧抱生意,不敢違天時。托葉平疇中,與蔬為盛衰。家貧嵗雲晏,未足備晨炊。腸鳴軫中夜,叩門不能為。抗語素心人,嚴冬行且徐①。春風從東來,卉②木先已知。

校記:

①“行且徐”,《山陽藝文誌》作“浸已馳”。

②“卉”,《山陽藝文誌》作“草”。

南村雜詠

築圃南湖西,淮流灌其下。仲冬天氣晴,飄霜不盈瓦。淩晨提甕行,行行適大野。綆短苦汲長,黽勉慚力寡。

冉冉巌上竹,停雲相因依。粲粲江中竹,白日不轉移。我行涉其野,蘭□恒滿持。非不愛其香,所貴無人時。

上山長苦危,下山長苦迫。東園桃李花,不若山中柏。

隴頭行

草書三十卷名字,多是六郡良家子。朝牽馬出射雕鶚,日暮合圍歸堡裏。隴頭女兒好顏色,去年嫁人向西市。高秋沙起胡兒來,不敢殺傷載回去。今年隴頭好酒漿,隴頭不見窈窕娘。

天阿閣書懷

獨憐淮水上,風雨日愁餘。天地今如此,江湖未易居。故人春雁濶,世事夜燈疏。禁足雙林寺,年來懶報書。

過京口鄔大繼思

不見鄔生久,重來懷舊遊。江風吹斷雁,海霧壓沈牛。漁獵荒城晚,兵戈大地愁。傷時一尊酒,明月夜登樓。

憶錢大

忽憶南徐道,春風樓上年。晚鶯移浦樹,苦菜秀沙田。驛路歸人少,蛟門落照懸。如何問津者,五載滯江船。

甓湖道中雜詩

淮水無聲去,東風吹甓湖。市橋春店馬,楊柳晚檣烏。細雨連芳草,輕寒度白榆。蕪城前路遠,得達石城無。

合井年年會,近鄉多古鄰。魚龍春有社,燈火夜歸人。吹角迎田祖,擎幡賽海神。小風湖蕩裏,婀娜見青蘋。

隰西草堂詩

老病移淮市,擔簦稱道民①。乾坤悲晚嵗,山水憶前生。芳草舟車路,桃花秦漢人。冥冥謝弋者,雁羽在沈淪。

校記:

①“道民”,《山陽藝文誌》作“逸民”。

海陵署中

江鄉多儉嵗,魚米湧今年。官舍疏鍾裏,嚴城夕照邊。簿書群委地,古木遠參天。對榻常敷坐,陳蕃出未旋。

鼓角傳更箭,清霄碧宇空。落花風定後,啼鳥月明中。海氣春城白,場煙吹鹵紅。不知桑孔外,心計幾人同?

贈胡彥遠

河渚經營把釣綸,乾坤草莽一閑身。南陽高臥真名士,東漢餘生舊黨人。十載荃蘅同入夢,三冬冰雪獨傷神。荷鋤歸去田廬閉,莫向人間學問津。

送客

破衲方袍過嗣宗,西風城闕送吳儂。一尊酒盡舟千裏,十月花開霜萬重。蟋蟀堂空聞夜語,芙蓉閣閉隱朝容。年來久謝風塵事,又向人間聼曉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