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堤晚眺
溪上人吹湘竹青,溪邊鵝鸛睡還醒。且邀海月入尊斝,漫指雲山作畫屏。詞客心懸丹鳳闕,漁翁家住白鷗汀。乾坤何物堪容眼,淮水東頭一草亭。
贈崔侍郎赴南禮部
校書常近日華邊,南下舟如太乙蓮。促膝幸同今夜雨,渡江重帶隔溪煙。青雲接引龍門地,彩筆追隨鶴背仙。曉出春明重回首,再來宣室席應前。
寄衡公式
百裏相思路不遙,憶君還覺夢魂勞。泛光水暖江鴻過,韓信城荒海月高。見說愁多堪白首,未應身穩但青袍。迂疏亦有屠龍氣,新得霜刀自學操。
西湖房落成
燕寢新成禦院西,五更星鬥接簷齊。清風漏刻同時聼,春樹鴛鴦得共棲。幾處鳴珂和月起,向來恩旨自天題。朝囘解帶花前坐,尚有爐香滿袖擕。
邃庵元老免朝
當國重扶離照運,籌邊曾障北風寒。帝心雅重絲綸地,溫詔深虞拜起難。韓子師謨高並鬥,宣公忠諫炳如丹。垂紳已覺班行重,正色還令海內安。
發早平
自天龍氣散氤氳,咫尺仙源路不分。列校旌麾囘白日,七陵弓劍鎖寒雲。衣冠再見周祠鎬,簫鼓甯論漢濟汾。忝後駿奔頻出塞,壯懷何必減終軍。
送劉希尹同年
冥鴻得意正高騫,鷙鳥橫飛直刺天。元佑黨人滄海上,貞元朝士曙星前。煙花紫禁同遊少,風月孤舟別夢牽。遙憶政成多暇日,郡齋還記著書年。
齋居用少陵曲江韻
寒戀重裘未換衣,春容猶淺未全歸。蓬瀛地迥來非晚,史局官閑會亦稀。紅日欲臨黃道過,驚塵不向玉堂飛。鍾聲忽報鑾輿出,似覺天顏咫尺違。
答胡南津憲長
海邦萬裏開廉省,虎殿當年守秘書。世味漸催身向老,交情寧與跡同疏。詩題塞雁乘秋去,夢覺湖聲到枕虛。倘逐歸與同白首,楚江何處不堪漁。
花鳥圖
中年學道欲無言,花鳥情忘已十年。忽見畫圖疑夢幻,不知春色為誰妍。
山中
滿溪流水碧於苔,無客重登舊釣台。惟有多情沙上鳥,向人飛去又飛囘。
和司徒九峰喜雪
十載東山係國憂,歸朝重立殿當頭。起看雪滿長安道,尚恐寒生鳷鵲樓。
畫鶴
白鶴江頭生事微,頻年帝裏憶南歸。不知赤壁舟中夢,識破人間幾是非。
四皓圖
巌隱終基濟世功,漢家羽翼借冥鴻。獨憐天遠飛騰近,猶墮留侯智網中。
吳山夫雲:鶴江先生少穎異,嗜讀書,家貧不能多購,書每假諸藏書家,一覽即能成誦。在史館侍經筵者幾三十年,宏中雅量,雍容清近,人皆以樞軸期之,竟未究其用而卒。又雲:嘉定王翼思輔輯其鄉先輩詩,名《鷇音》。內載鶴江先生三詩,雲先生本籍嘉定。按,淮安府新舊誌皆未載及先生原籍,想其先世蓋本吳人,而其來淮則已久矣。
《潛邱劄記》:蔡公鶴江在詞館,與新都楊升庵友善,姓名字見《升庵文集》五十七。雲:“鬆江陸子淵深語予杜詩《麗人行》古本‘珠壓腰衱穩稱身’下有‘足下何所著,紅蕖羅襪穿鐙銀’二句,今本無之。淮南蔡衡仲昂聞而擊節曰:‘非惟樂府鼓吹,兼是周昉美人畫譜也。’”近人遍考宋刻本,並無,知□楊氏假托。餘家有宋本,檢之亦無。因思“紅蕖羅襪”,即用杜詩“羅襪紅蕖豔”;“穿鐙銀”,用韓偓《馬上見》詩“和裙穿玉璒”。杜詩無一字無來處,故作杜詩者亦須字字有出也。疑淮南擊節之言,亦□楊氏假托以自重。特為辯之。
《柘塘脞錄》:尚書通籍後,主鄉試者一,同考會試者三,曆官翰林學士兼詹事府,陞禮部侍郎。局度嚴整,人不敢幹以私。所著《頤貞堂稿》,未見其書。今所傳者,《瑞鹿賦》、《少卿顧公墓銘》及詩十數首而已。尚書官庶子時,嘉靖議郊祀分合。大學士張璁翟鑾等主分祭,而以成憲及時未可為言;庶子及同裏盧侍郎蕙與尚書方獻夫主合祭,而亦未嚐以古禮為非。雖為小臣,亦不附宰執如此。
相 棟
嘉靖戊午舉人。
贈佟司言
曾記薰風對酒時,涼飆早近菊花期。美人秋水紆凝望,明月江樓入夢思。身外軒裳塞馬幻,眼前光景隙駒馳。病餘千卷都高閣,求友勞歌伐木詩。
寄謝胡南津先生
山城木葉下清霜,望斷孤雲是五羊。門下十年青眼士,鏡中明月白頭郎。秋風卷去嗟茅屋,曉夢驚來憶草堂。天末可憐知己意,雙魚時賜重琳琅。
吳山夫雲:先生素負大誌,竟以孝廉終老。值嵗饑,常上荒政書於當事。仿而行之,多所全活。植梅數株,讀書其下,學者稱為梅南先生。沒,祀鄉賢。吳揖堂雲:吾舅氏宅內,有屋三間,臨湖值花樹,額曰“梅南堂”。吾幼讀書其中,舅嚐指額為吾道梅南先生事,悉如山夫先生所記。舅氏諱堂,字希文,縣學生,梅南先生六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