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李 徵(4)(2 / 3)

①“海內”,《淮郡文獻誌》作“海外”。

山行

泉石傷心麗,崎嶇行路稀。露花寒亦笑,霜葉醉還飛。樵怯蛇蟠徑,仙留虎占磯。野禽迎我語,勸道不如歸。

新安江行

晝暖①春風細,晴雲揚柳梢。沙鷗群狎渚,社燕巧營巢。詩酒閑中債,鶯花客裏交。半生慚落魄,漁父莫相嘲。

校記:

①“晝暖”,《淮郡文獻誌》作“江暖”。

丹溪山

極目翠微遠,花香薰坐氈。水流還漱石,山聳不遮天。麰麥青連野,桑麻綠被田。吾民生意足,擊壤樂堯年。

鄰水

侵曉發鄰水,牙旗隊隊分。雷驅灌田雨,風約補山雲。路①險人無跡,林深鳥不聞。浮名驅我在,何日謝塵氛?

校記:

①“路”,原作“露”,據《淮郡文獻誌》改。

蘇州唐道士蒼雪軒

不假同雲醞釀成,渭川移近小蓬瀛。月明鶴舞玲瓏影,風細鸞驚佩玉聲。堆砌肯隨春日化,撲簾似趁晚煙輕。莫教童子輕除去,留伴王猷杖履①行。

校記:

①“杖履”,《淮郡文獻誌》作“杖屨”。

青居樵唱

青居杳杳萬重山,日夕猿猱共往還。兩束棘枝山逕滑,半肩鬆葉野雲閑。落梅曲古還成調,伐木聲高亦①解顏。聞說酒家春似海,一瓢歸去臥柴關。

校記:

①“亦”原作“一”,據《淮郡文獻誌》改。

冬至展墓

霜露驚心又屆冬,邙山淒慘去年同。城壕冰合雁烘日,隴樹雲寒鵲避風。國典何時貤紫誥,親恩沒齒負蒼穹。寸腸此日絲絲斷,不覺鬆楸灑淚紅。

冬夜

欲對梅花醉百壺,床頭爇火試紅爐。一天明月將愁近,半壁寒燈照影孤。鄉信不來常盼雁,歸期未定尚疑狐。男兒自有虹霓誌,堯舜君民是壯圖。

用韻複鮑同知

燕市無錢酒一壺,謾燒榾柮火盈爐。江湖十載人易老,忠孝一心天不孤。紫塞雲橫妨過雁,黃河冰合縱遺狐。流民處處真堪惜,誰獻城南餓殍圖。

冬日偶成再用前韻

分得原泉貯玉壺,掀翻孔子鑄顏爐。劃開萬裏陰霾去,露出一輪明月孤。靜域不教馳意馬,靈台何處著疑狐。鳶飛魚躍真堪樂,此是胸中太極圖。

夜飲閔惟敬宅鄒克和以酒狂索題口占一首

詩狂不似酒家狂,擊碎珊瑚氣愈昂。月下掉頭歌白雪,風前揚袖舞霓裳。雄吞滄海從人笑,倒挽銀河縱客嚐。潦倒夜深俱散去,不知誰是賀知章。

宿慈濟寺

不知閑遊是宦遊,晚來行李托頭陀。迅雷擊鬼雨聲急①,毒霧迷人山色愁。貼水小橋都入畫,吟風落木不禁秋。滿襟塵土無由拂,且把無生問月舟。

校記:

①“雨聲急”,《淮郡文獻誌》作“雨聲泣”。

軒前秋晚水紅花盛開

西湖移種傍吟壇,翠葉參差拂畫欄。一簇晚霞煙外暖,數莖秋雨夢中寒。黃花綠竹知心久,野鶩沙鷗識麵難。滿目蕭蕭江海趣,尋常疑作畫圖看。

神龍山遇雨

龍山萬仞逼天高,雨滑難行鳥道遙。篳篥調高山鬼泣,杜鵑聲急旅魂消。泉衝石罅翻蒲葉,水滿江田長稻苗。頗喜吾民生意足,康衢側耳聼童謠。

龍榮寺貽主僧積燈

龍榮古寺安禪處,萬仞危峰接上蒼。野衲久甘林壑趣,山花似笑路人忙。兩崖寒霧藤交樹,半畝涼雲竹護牆。最喜老僧能話客,蒲團相對坐斜陽。

題山水

樹壓青山雲壓溪,幾家茅屋小橋西。分明一段巴南景,隻欠猿聲與鳥啼。

隔溪茅屋兩三家,雞犬無聲遠市譁。滿地白雲人不見,東風開遍米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