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府內,卓苑與玉兒臨湖而立。陽光斜斜地灑在一老一少兩位女子身上,二人的影子在湖麵上隨波搖曳。近乎相同的麵容,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氣質。一個如同開到荼彌的牡丹,高貴,成熟,卻帶著一絲絲衰敗的痕跡。一個如同剛剛打開花苞的雛菊,生機勃勃,迎風綻放,卻對未來茫然懵懂。
“玉兒,我原是希望你可以如同亭兒一般,過著寧靜以致遠的日子。可是,八王之事後,我想你大概也不能也不願離開了吧。陛下在城樓之上的一句“敬之愛之”,著實令人動容啊!”卓苑望著湖麵蕩漾的漣漪,心裏感慨著命運弄人。亭兒想盡辦法離開侯門,自己的女兒卻又將走進皇室。
“姨母,我……”玉兒漲紅了臉,張口想說些什麼,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隻得不斷揉搓著衣角,行走江湖的俠女的小女兒態盡顯無疑。
“你必須走,有多遠走多遠。”一個威嚴的聲音從她們身後響起。玉兒和卓苑同時回頭,一看到鳳袍霞冠,卓苑便忙拉著玉兒跪下。明明是年過百半、日漸衰弱的身體,卻就是有著與鳳袍霞冠交相輝映的氣勢,將雍榮華貴演繹到極致。“太後萬福金安”在卓苑的帶動下,玉兒直愣愣地向太後行禮。
千軍萬馬前麵無改色的女子,執劍單挑的第一國手的女子,冷眼看待生死的女子,連她自己都不明白,為何自己會在這一刻如此恐懼?恐懼到不敢偷看太後的麵容,是因為眼前這個女子逼人的氣質,還是因為太後那高貴的身份,亦或是他是她的母親。
“哀家並不認為你是妲己之流,也並認為你是紅顏禍水,更不介意你的出身。哀家甚至欣賞你的勇氣。但是,你還是得離開京城,就因為你與敬軒彼此的深情。”發生在先皇和八王身上的一幕幕在太後腦海浮現,所以,她必須趕在敬軒帶玉兒回宮之前,冒著自己的孩子怨恨自己一生的風險,來找玉兒,讓她離開。
“民女不明白。”一直低著頭的玉兒,此刻卻揚起了頭。一直以為太後討厭自己是因為
自己引起了八王之亂,或是因為自己出身卑微,或是因為自己是拋頭露麵的江湖兒女。怎麼能因為愛呢?在玉兒的世界裏,愛就是一切真理。母親當年不惜一切,跟從父親,不就是因為愛嗎?父母一生相伴,粗茶淡飯,卻是人人稱羨深陷伴侶,不也是因為愛嗎?不願讓世俗的道德束縛女兒的卓亭,從小就灌輸給了玉兒“真愛至上”的道理。就是這樣“真愛至上”的觀念此時將玉妃推向皇上身邊,卻在幾年以後將她推倒了生命的盡頭。
“皇室看起來坐擁天下,率土之濱莫非王土。但是皇室也有自己的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那就是情愛。先皇和八王莫不是驚世鴻才,但是一個英年早逝,留下我們孤兒寡母,一個你也看到了。他們的悲劇都源於他們的至情至性,”太後的眼神漸漸流露悲傷地神情,“所以,孩子,我請你離開。”
“可是,也許……”玉兒看著太後哀傷的深情,想要辯解什麼,卻還是說不出口。
“太後,可是如果這種我們看來的痛苦,是陛下與玉兒願意承受的呢?如果在我們妹妹看來的不幸是他們的幸福呢?”卓苑顫巍巍地開口,她是懦弱的,但是這一刻她想到妹妹當年跪在自己麵前希望自己幫助她離開,那時的自己也認為她這一去,後半生定是淒苦,但是,彼時妹妹定定的看著自己說,就算半生淒苦也是自己今生最大幸福。
太後看著一向低調,小心的卓苑,心中透亮:“四王妃,你是對的。敬軒是否幸福是由他自己感受,我們旁人無從體會。如果,他不是皇帝,我也許會想當年的你一樣,放他們去浪跡天涯。但是,今天的敬軒不是當年卓亭,他的肩上不隻是皇甫家的名聲,更是天下人的生計啊!”
“更是天下人的生計”這話在玉兒心中敲響警鍾,使她想到了八王之亂的橫屍遍野,血流成河的情形。“民女知道了。”玉兒起身,向湖麵掠去,很快消失在天際。
就在卓苑跪在門口恭送太後回宮時,連盔甲都沒有卸去的敬軒和像樹袋熊一樣掛在翼身上的鈴兒,一行三人匆匆出現在四王府門口。互相行禮過後,鈴兒在敬軒的示意下連忙向母親詢問玉兒的下落。卻被太後告知,剛剛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