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1 / 2)

公元1110年,宋,建中靖國,離宋太祖於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已過去140年了。久經戰亂的神州大地,在惶恐中度過了一段戰爭籠罩著的短暫和平。繁榮的經濟與發達的文化仿佛掩蓋了充斥於大宋帝國陰暗麵的腐朽與墮落。這個龐大的帝國,仿佛先天不足地蜷縮在中原大地上,未曾有過秦的猙獰與漢的驕傲。

大宋,在這一年,並無災害,也並無兵亂。祥和安寧的氣氛,與北方的肅殺格格不入。就在此時,北方一個驍勇的民族正在黑水白山之中默默崛起。而在中原之地,大宋的喧囂繁華尚未散去。

仿佛就在這一片看似暫時安寧的帷幕下,是早已不堪細目的朝堂,與暗流激蕩的江湖。強鄰環飼下的大宋,就像一隻遲暮的肥羊,在夕陽的餘暉下,戰戰兢兢地等待著群狼的降臨。也許就是下一個夜幕的降臨,就是它們的盛宴。

其實這一切並不是秘密,也並不是不為人所知。

早在公元1004年,契丹人南下被阻於黃河,宋與契丹遼人不得不簽署所謂的澶淵之盟,應允每年向遼人送去歲幣與財貨時,大宋朝的有識之士就已經對北方的餓狼心有所惕。自此不僅燕雲十六州的收複已絕無可能,更是在大宋的後背強加了一挑重擔。

又於1040至1042幾年間,宋夏戰端再起,大宋朝三戰三敗,而後又與黨項西夏簽署了和議,西夏元昊向北宋稱臣,但北宋每年給西夏歲幣絹13萬匹、5萬兩銀和2萬斤茶葉,北宋付出歲幣成為“君”,保一方“國泰民安”。

這個曾經在世界經濟頂峰傲立群雄的朝代,這個在中國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時代,這個在西方及日本史學家代表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之前原始階段與文藝複興的帝國,此時就像一隻流滿了脂膏的獵物,毫無反抗的獵物。

而就在這風雨飄搖大廈將傾的時刻,大宋朝迎來了它的第八位統治者——宋徽宗趙佶。

趙佶還在因他這個庶出的皇子登上王位沾沾自喜,他卻不知道,在後來的曆史上,他是個被用於與南唐後主李煜相提並論的亡國之君,他更不知道,就在不久的將來,等待他的將會是無盡的囚徒生涯與客死他鄉。

這個所謂的畫家皇帝,創造了可以彪炳史冊的“瘦金體”,他的真跡也當時傳世的無價之寶,他琴棋書畫皆通,詩詞歌賦涉獵廣泛,自幼愛好筆墨、丹青、騎馬、射箭、蹴鞠,對奇花異石、飛禽走獸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在書法繪畫方麵,更是表現出非凡的天賦。

而就在他在位期間,更是出現一件有趣的事——皇子狀元。

傳說中國史上地位最高的狀元就是宋徽宗的三子趙楷,其文才出眾,如同其父一般,擅長書畫,悄悄隱去自己身份參加科舉,一路過關斬將,最後來到殿試,因避免世俗非議,最終由徽宗欽點了榜眼替代了趙楷的狀元之位。

不得不說,大宋雖然皇帝大多無能昏庸,但是其部分列如徽宗,是才華橫溢造詣非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