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不同“痧象”的臨床意義是什麼(1 / 1)

刮痧時對皮膚產生各種刺激,在皮膚表麵出現各種顏色及形態變化,醫學上把這種變化稱為“痧象”。常見的痧象包括體表局部組織潮紅、紫紅或紫黑色瘀斑、小點狀紫紅色疹子,與此同時還經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熱痛感。皮膚的這些變化可以持續1至數天。隻要刮拭數分鍾,有病源之處,其表麵輕則可見微紅、紅花朵點;重則成斑塊,甚至可見青黑斑塊,觸之有痛感。

不同的“痧象”,主要是指痧疹出現的部位不同與痧疹本身的形態不同,對疾病的診斷、治療、病程、預後判斷上有一定的臨床指導意義。痧色暗紅,呈斑片狀或瘀塊,多為裏證,病程長,病情重,預後差。如果痧色鮮紅,呈點狀,多為表證,病程短、病情輕,預後好。

一般來說,無疾病或者用於保健美容的刮痧,多無明顯痧象。

患者經過數次刮痧,痧象顏色由暗變紅,由斑塊變成散點,說明病情在好轉,治療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