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的一項研究表明,精神壓力能誘發心髒血供減少,使冠心病病人死亡的危險增加3倍。曾有研究表明,精神應激試驗中冠狀動脈血流減少與心髒事件發生率顯著增加有關,但這些試驗並未涉及病死率的差異。該研究小組領導者、佛羅裏達大學Sheps教授說:“由於精神緊張使血壓和心率升高,因而增加氧耗,而血管阻力增加和冠狀動脈收縮會減少心髒血供。”
研究者用放射性核素血管造影檢測缺血心髒的室壁異常運動。核素造影時注入一種染料標記的紅細胞,以觀察跳動中的心髒。該研究共納入196例冠心病並存在運動後心肌缺血的病人,這些病人至少有一支主要冠狀動脈狹窄>50%或以前有過心肌梗死病史,隨訪3.5~5.2年。
試驗開始時受試者接受運動應激試驗、心髒核素成像和心理壓力測試。在心理壓力測試中,要求病人談論指定的話題5分鍾。在談話測試中,有20%的病人放射性核素測試有心髒泵血功能異常,其中以女性(24%對12%)及有糖尿病史(27%對12%)者居多。測試中有室壁動異常的病人病死率比正常者高2.8倍。17例死亡者均為男性,他們在談話測試中有40%的人有新出現的或惡化的室壁運動異常,而存活者中隻有19%。在其他研究中被認為是危險因素的抑鬱和焦慮等心理因素在該研究中並不增加病死率。
由於沒有對死亡原因進行分類,所以分析的為總病死率而非心性死因。Sheps教授認為,由於這不是前瞻性研究,作進一步的研究是必要的。他說,應選擇其他方法代替昂貴的放射性核素成像,這樣就可以使精神應激試驗常規應用於臨床,以檢出高危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