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建議多吃粗糧、蔬菜、水果。因為粗糧、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纖維,是維生素、鈣、鉀、鎂、纖維素和果膠的豐富來源,而維生素B1、B6、C、煙酸有利於脂質代謝,維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並可改善心肌功能;纖維素和果膠能降低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多吃降血脂的食物,如圓蔥、大蒜、木耳、香菇、海帶、豆類、燕麥、大麥等,有利於高血脂膽固醇水平下降,對防治冠心病有積極意義。
(6)控製飲食中能引起血壓升高的物質
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壓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調查資料發現,有相當比例的冠心病病人患有高血壓,而高血壓又有促進冠心病發展的作用。因此,控製高血壓並設法降低血壓水平,對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鈉可造成體內水鈉瀦留,促進高血壓發病,還增加心排血量,直接增加心髒負擔,對冠心病病人是不利的。研究證明,鈉攝入量與血壓升高呈正相關,即鹽吃得越多,高血壓越明顯,而鉀與血壓升高是負相關。鉀的主要來源是新鮮蔬菜、水果。因此,冠心病病人飲食宜清淡,改變嗜鹹的飲食習慣,不吃或少吃醃製食品,嚴格控製食鹽攝入量,每天食鹽攝入應控製在3~5克。
(7)忌吸煙、酗酒、飲濃茶及一切辛辣食品
世界範圍內大規模的研究表明,吸煙危害人體健康,對冠心病病人則更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有此惡習者要堅決戒掉。因為香煙在燃燒時,可以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當一氧化碳吸人體內後,可以導致全身血管收縮,並可與血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其輸送氧氣的功能下降,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對心髒不利。
酒、濃茶、咖啡等興奮刺激性飲料,可使血壓升高,神經係統的興奮性增強,導致心率加快,甚至誘發心律紊亂,從而加重心髒負擔。應禁煙及興奮刺激性飲料。
冠心病病人應忌食辛辣食品。因辣椒、芥末等食品,能使心跳加快,增加心髒負擔。且這類食品能導致大便秘結,因排便困難過於甩力,可加重心髒負擔,甚至發生不測。
(8)少量多餐,避免過飽
美國心髒病專家最近報告說,在心髒病的多種誘發因素中,進食過飽對心髒病的發作,起著一觸即發的“扳機”作用。飽食怎樣對心髒產生負麵影響?它與所引發的三大因素——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和促凝聚物質增加有關。人體在進食與消化食物的過程中,有許多激素被釋放到血液中,血壓暫時升高,增加了人體對氧的需求,從而增加心髒負擔。高血壓還可使動脈內壁上的膽固醇斑塊破裂,加之促凝血物質的增加,可能形成足以阻塞血管的血凝塊,進而誘發心髒病或腦卒中發作。當然這種危險還可能因飽食後,血脂以及胰島素水平升高影響動脈內皮功能,使冠狀動脈的正常舒張力減弱有關。
飽食會誘發心絞痛發作。由於過分飽食,大量血液流向胃腸道,全身循環血量減少,心排血量隨之減少,這樣會造成心肌相對供血不足。此外,過於飽食還可以引起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黏附性增加,局部血流減慢,導致心肌缺血缺氧。一旦心肌缺血缺氧與心肌耗氧的需求增加構成明顯矛盾,就會發生心絞痛。
(9)不宜過量補鐵、鈣
美國科學家研究表明,含鐵過量對心髒不利。當人體內一種基因發生變異時,心髒病發病的可能性增加1倍。而這種基因與一種血色素症有關,這種病會導致病人從食物中攝取過量的鐵。一般人體內含有2~4克鐵,而患這種血色素症的病人體內鐵含量高達20克。在美國,平均每3000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此症。研究證實,血鐵高的人罹患心髒病的概率較血鐵正常者高出2倍之多。為此科學家提出“按需取鐵”的策略。特別是50歲以後,應限製鐵的攝入,用奶、蛋、魚等含鐵相對較少的食品取代高鐵食物。
大量科研證實,人們日常飲食中缺鈣導致高血壓,故許多臨床醫生都倡導心血管病病人宜高鈣飲食。鈣的主要來源是瘦肉及牛奶。
然而,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克盧克辛教授等人經研究發現,心髒病病人補鈣過量可引起猝死。有學者指出,有猝死預兆的心髒病病人,應長期服用小劑量的鈣拮抗劑以減少猝死的發生。因此,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病人宜在專科醫生指導下,合理攝取鈣或服用鈣劑來達到降血壓的目的。
總之,不好的飲食習慣和不合理的膳食結構與“現代病”的發生密切相關。據大規模的人群調查表明,不合理的膳食結構和繼發性載脂蛋白異常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