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距離您位置偏西方向,約1200海裏,有一座島嶼,是否過去?”
這附近的島嶼分部都在小靈的地圖上,因此,對於這條航線上存在的島嶼,他都是準備一一拜訪的。自然,是友好訪問,順便在地圖便標個名字。
如同外界的某某地圖,找個地方,直接搜索名字就ok了。
易三說道:“過去,這些都不能錯過,還有,一些海域裏,要是有什麼特殊的,也可以進行標記命名。時間上我們不急。”
“好的。”
這時,三艘主艦開始往左稍微轉向。
沒有在甲板上多待,而是返回船內,和柳先民進行了聯係,詢問島上的情況。
在新的政策出來後,居民的熱情度顯然高漲了不少。
雖然島上的財政支出多了不少,但這都是沒辦法的。居民產生改變,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對島上的發展反而要好得多。
起碼,將來在繁榮度上,會給島嶼提供一個更多的來源。
現在島嶼升級的進度條已經沒了,需要多少繁榮度升到11級,他也不知曉,能多個賺取繁榮度來源,他也樂意花錢。
此外一個好處,便是居民有自己的思想後,學習起知識來更加快。
“經過統計,島上有15000左右的居民,有80%的居民留在原崗位工作,調查之後,他們的意向是,在通過工作之後,最好能學得一些技能並積累一些資金,在出來創業。
6%的居民進行了低息貸款,進行了一些創業,有租用店鋪做生意的,也有通過租船捕撈魚類,或者自己種植作物的。
其餘14%的居民,通過貸款去了技校學習技能,等將來創業之後慢慢進行償還。”
通過這些信息,易三也有了個大概的了解。不能說誰的辦法正確,隻能說,各有各的想法。
他這時問道:“那各類相關行業的技術和設備以及建築都建造得如何了?”
柳先民回複道:“島主,都已經在進行了。核電站已經投入使用,兩座火力發電廠已經拆除,電力充足,也能運用到各個方麵。
此外,增加的十平方公裏區域,原先的建築在經過整體的重新調整之後,多餘的區域都已經規劃並分配完成。
一旦所有的規劃區域都建造完成,除了一些原材料的獲取,其餘的都能自給自足了。我將規劃圖給您發過去,您可以看看。”
易三點點頭,這類自給自足,就是一些材料的各方麵運用以及經濟的流通。
比如說,小麥,種植出來後,可以製作成麵粉,也可以直接當成食物,小麥麵粉可以做成麵包,包子,麵條,餅幹,澱粉,粘合劑,麵筋等。
而這些東西還能對外出售給居民,做成生意來獲得金錢,金錢能購買其餘的物品,促進需求和經濟的變化。
此外,石油,木材,魚類,采挖出來的鋼材,甚至金銀銅等等,都有它們不同的用途。
隻要有相關的技術,設備。
這下,他當初儲備的一級科技資料和圖紙,都能派上用場了。
島上的發展,都在往最好的一麵發展。這是他一直都想看到的。
關閉了聯係,易三也沒閑坐著,而是對小靈說道:“小靈,繼續上次的學習。”
“沒問題。”
通過小靈,他能學習到各種知識,而且學習的速度要比外麵的多且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