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平定,各路諸侯也都紛紛回到自己的地盤,以皇甫嵩為首的朝廷大將也都回朝廷報訊去了。但是,倪天卻沒有放棄巨鹿城,而且也沒有及時回北海。
巨鹿城中,倪天道:“諸位,雖然現在黃巾已滅,但是,天下還是不會就此太平,所以,我們手中的巨鹿城還不能歸還冀州府,為了我們以後能夠在這裏能有一席之地,我們必須要先占領住巨鹿城,也好為我們將來守護好進入冀州的屏障。”
王修道:“主公,現在天下初定,我們手中的巨鹿城不給交還冀州府,隻怕他們會來催促,甚至會出現兩軍交兵的現象啊。”
倪天笑了一下道:“叔治不必擔心,現在天下初定,雖然朝廷發下下放兵權的命令,現在各地諸侯手中都有強兵強將,但是,經過黃巾之亂一役,各地諸侯手中的兵將或多或少都有所損失,而且,剛經過大戰,他們不會再短時間內挑起戰爭的,何況,黃巾暴亂以來,隻有我北海人馬在隨著逐步增加,別的諸侯都有減少,這個各路諸侯也都看在眼中給,所以,即便是我們占著巨鹿城不交,個別諸侯也許心中不快,但是絕對不會發兵攻打,他們隻能等待時期,等待第二次大戰之後,才會相爭。”
王修道:“主公說的也不無道理,但是,我還是怕我們隻是獨獨占領者一個巨鹿城,左右孤立無援,隻怕到時候有誰想攻占,我們都無法照應。”
倪天道:“叔治考慮的極是,但是,我會留下叔治和一員大將鎮守巨鹿,我想留下十萬大軍看守巨鹿,就算是那個不長眼的家夥來攻擊,隻要據守也可耗費他們幾個月有餘吧,就算是我在城中放十萬個饅頭,要夠他們啃上半個月的,何況是十萬精兵,再說了,我不會讓巨鹿城孤立太久的,我想過不了多長時間我們就會回到這片土地上的。”
王修道:“好吧,既然主公這麼說,那我也沒有什麼意見。一切按照主公安排吧。”
倪天道:“我現在要帶領大軍返回北海了,這裏隻能留下一員大將和叔治同守大城了。我就命令二弟留守巨鹿城把。”
太史慈道:“尊大哥令喻。”
倪天道:“二弟,我把巨鹿城就交給你了,以後要勤加練習兵馬,有事多和叔治商量商量一下,精良多以叔治之言為重,不可魯莽,你要知道,我們將來能不能順利進軍冀州,全都要看你的了。”
太史慈道:“大哥盡管放心,我一定不會辜負大哥所托,為大哥守好巨鹿這座城池。等待著大哥在此歸來的好消息。”
王修也道:“多謝主公信任,我一定會好好輔佐二將軍的,一定替主公保護好這座進入冀州的要塞。”
其實,當王修聽見倪天給太史慈說,叫他多聽他的話,王修已經心中無比感動了,而且心中也為能遇到如此英明的主公而高興,心中遂下定決心,以死來報答倪天對他的這種知遇之恩。
倪天道:“那好,大軍明日出發,返回北海城。”
長安城內,金鑾殿中,漢靈帝正坐在皇位之上,台下文武百官都高呼萬歲,現在正是上朝時間,大殿之下,站著四排文武百官,左邊兩排,為文官,身穿仙鶴服,頭戴文冠,前麵站著的正是凱旋而歸的朱儁皇甫嵩,右邊兩排則是武官,他們都身穿鎖甲,為首的是以一個身體彪悍,長著一臉長胡,他正是漢靈帝的大將軍也是漢靈帝的國舅——何進。
寶座上的漢靈帝從表麵上就已經能夠看出來,臉上沒有生氣,眉宇間有一股黑氣,一觀就知道是一個被酒色掏空了的臭皮囊而已,隻怕是距離大限也不遠了。
漢靈帝身邊站著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十常侍之首——張讓,也是漢靈帝最信任的人。
隻聽見張讓道:“早朝開始,諸位大人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殿下閃出大將軍何進,手拿玉牌道:“啟稟陛下,昨日皇甫將軍朱將軍帶領大軍剿滅黃巾已經凱旋而歸。現今天下已然太平。”
漢靈帝大喜道:“好,皇甫將軍和朱將軍不愧是我朝棟梁,朕一定重重有賞。”
皇甫嵩也站出身來道:“陛下,現今天下初定,各路諸侯都已剿滅黃巾有功,應當同時招進京來封賞才是,以安民心。”
漢靈帝喜道:“愛卿說的極是,但不知應該封賞那些人呢。”
皇甫嵩道:“首先,是滅掉黃巾賊軍立下首功的北海太守倪天,若非是他,我軍還不知道要耗費多少時候和多少錢糧才能平定黃巾呢。其次就是各路諸侯,其中以陳留曹操,渤海太守袁紹,幽州太守公孫瓚,劉表,張揚,江東孫堅,西涼董卓,益州劉璋,揚州袁術等各路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