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男生5年“賣身”富婆為前程(2 / 3)

我開始絕望地收拾行裝,準備打道回府,我想回家鄉的小縣城做個公務員總行吧。可就在我抽拾抽屜的時候,一張發黃的名片順著書頁飄落下來,我不用想就知道那是劉薇的名片。突然,有個念頭閃現在腦子裏,劉薇上次走的時候不是說過有困難就聯係她嗎?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如果劉薇願意幫助我,就可以解決我去北京讀研究生的學費問題了,我這一輩子的命運就在此一舉了!我如同抓到了一棵救命稻草,決定打電話給她。可當我拿起電話又猶豫了:時間都隔了這麼久,劉薇姐姐會幫我嗎?就算她肯幫我,可我很清楚她想要的是什麼,我能給她的,也許隻有我的身體。幾次拿起電話來又幾次放下,眼前不斷地浮現出年邁的父母和可憐的妹妹的身影,還有這個難得的讀研機會……我要出人頭地,不論付出多大代價!於是硬著頭皮撥通了她的手機。

劉薇在電話裏聽出了我的聲音,她好像猶豫了片刻,然後告訴我她正在開會,約好下午六點在滿天星咖啡屋見。

我是個不善於表達的人,於是花了一整天背台詞。終於到了下午見麵,劉薇姍姍來遲,一年未見,她還是那麼光彩照人,舉止優雅得體,一言不行無不透露著一種高知女性獨有的魅力,隻是那淡淡的粉脂仍然掩蓋不住她的老氣。她不停地用小勺攪動著咖啡,然後呷了一口,目不轉睛地盯著我。我有些緊張,紅著臉將早就準備好的台詞一口氣說完,希望能得到她的幫助。劉薇開始笑了笑,果然不出所料,她的老毛病又犯了,她拉過我的手放在她的腿上,曖昧地在我的耳邊輕聲道:“親愛的,今天是我生日,願意為我慶祝嗎?”我知道她的意思,她願意幫我,但不是無條件的,而是讓我陪她過夜。我默默地點了點頭。

那天夜裏,在劉薇豪華的別墅裏,我把自己的第一次交給了一個比自己大十三歲的女人。完事之後,我抱著劉薇光滑細膩的身體,心裏有種想哭的衝動,生怕眼淚真的流下來,讓她看到了會不高興。劉薇果然很守信用,第二天便把兩萬塊錢打到了我的帳號上。我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我已經深深地陷進了這個爛泥灘子,那種事情有了第一次便會有第二次,劉薇是不會輕易放過我的。

有了學費,我又一次如願以償地踏進了北京的藝術學校,住進學校公寓,我心裏踏實了許多,大困難已經解決,對生活費這些小困難,我似乎沒那麼擔憂了,因為我知道,劉薇一定會來找我。不出所料,還沒過幾天,劉薇就到了我所在的學校門口,也許和她有了那種關係,我也不再覺得難堪了,大大方方地去見了她。依舊是咖啡屋,裏麵的燈光柔和,空氣中飄浮著舒心的輕音樂,我發現劉薇對咖啡情有獨鍾。劉薇還是動手動腳,嘻嘻哈哈地像逗自己的寵物一樣逗著我玩,直到開心足了才開始喝咖啡。臨走的候,我對她說沒有生活費了,希望能借我一些。她竟然大笑道:“借?這樣吧,你幹脆搬到我別墅來算了,我現在住北京的別墅,有你在,我就哪裏都不去了,天天給你做飯吃。”想到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索性就答應了她,當天晚上,我就搬到了她的別墅,和她住在了一起。

那天晚上,我極為賣力地取悅劉薇,待激情退去之後,劉薇如同一朵舒展開了的白菊安逸地躺在我的懷裏。劉薇突然嚶嚶地哭了起來,一時讓我感到不知所措。我問她怎麼了?她嬌氣地說:“你這個沒良心的!我管你吃,管你住,還管你上學,你還總是想躲避我。”聽劉薇這麼說,我急忙解釋:“你這是說的哪裏的話?我沒有躲你啊,我要躲避你,我就不搬到你家裏來了。”誰知劉薇不但不聽,反而哭得更傷心了,她抽泣道:“你當我不知道?你現在不躲是因為你沒地方吃飯,你家裏要給你錢,你就到學校裏吃飯了,你不會再見我了。”我不知道該如何才能讓她放心,於是一邊安慰她一邊說:“劉薇姐,你說吧,你說怎麼辦,隻要能讓你放心,我聽你的。”劉薇一聽我這麼說,忽然翻起身不哭了。她穿著拖鞋去打開燈,然後從抽屜裏拿出幾張紙和筆遞給我說:“這可是你說的,那你就在這份協議上簽字吧”。我有些吃驚,原來她早有準備,早就給我下好套了,剛才的哭都是假的。我心底湧起一種被欺騙的感覺,強壓住怒氣看協議上內容:1、甲方為乙方提供其念碩士期間所有的學費和生活費,給予乙方盡可能好的生活學習條件。2、乙方必須每個周末無條件地陪甲方,且乙方在念碩士期間未經得甲方同意不允許找女朋友。

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的尊嚴和人格受到了極大的傷害,這一紙合約其實就是“賣身契”,然而我用了她那麼多錢,除了把自己賣給她三年,我還能做些什麼?我閉上眼睛,提筆在協議書上簽了自己的名字。紙醉金迷,在物質的欲望裏迷失了自己。

在北京上大學的第一周,劉薇便給我買了名貴手機,名牌西裝,高檔皮鞋等物品,出身貧寒的我立即被她包裝得像個富家子弟。在這所藝術院校裏,物質上互相攀比的現象很嚴重,起先我還擔心自己成了人們傳說中的“小白臉”而自責,不知道遠在雲南的父母知道了以後會怎樣?會不會被我氣得吐血?但是,經過了一段奢華的生活,這種自責便慢慢地迷失在金錢的漩渦裏。每天放學,看到學校門口停著一排長長的豪華車隊,我更加心安理得,因為誰都知道,藝術院校裏有許多女生男生都被款爺富婆包養了,成了有錢人的“二奶二爺”,那些豪華的車隊則是最好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