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迪爾與百安居紛爭引爆賣場“潛規則”(1 / 2)

七月,對雅迪爾與百安居來說,日子肯定都不好過。雅迪爾與百安居的商業糾紛再度升級。6月29日,54歲的崔壽官,這位上海雅迪爾居飾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麵對十幾家同行和數十家媒體,再次將矛頭對準曾與自己有過“蜜月期”的百安居,追討後者拖欠的563萬元貨款和1200餘萬元不合理扣款。雅迪爾與百安居的商業糾紛再次將商業領域的零售商、供貨商矛盾推向前台。而一直隱匿在商業紛爭背後的賣場“潛規則”被全麵曝光……

零售商利用優勢地位向供貨商收取包括進場費在內的各種費用、拖欠貨款等現象時有發生。去年9月9日,新華社曾以“超市收費多如牛毛”為題披露過西安供貨商想進入超市的潛規則:必須交節慶費、店慶費、修繕費、廣告費、進貨返利、新店開業讚助費、配送費、合同續簽費等數十種費用,甚至超市工作人員的胸牌費、服裝費也要供貨商埋單。類似現象,在各地都非常普遍。典型案例還包括上海炒貨行業協會抵製家樂福收取進場費,供貨商追討普爾斯馬特、盛興超市欠款等。雅迪爾與百安居從親密合作走向公開決裂,隻是零供矛盾不斷積累並最終爆發的最新例證。而潛規則的形成,卻有著自我培育的“溫床”。

潛規則形成原由

多年的競爭、淘汰,在商品生產到流通的食物鏈上,大賣場是大浪淘沙後留下的少量有實力的市場寵兒,它們往往居於行業近似壟斷的地位,處於食物鏈上端,據有地利之便,受到眾多競爭得頭破血流的經銷商、供貨商追捧。那些由於實力較弱,貨品名氣、質量、規格、品種、價格、產能等在競爭中處於劣勢的經銷商、供貨商,為了讓產品打入客流量巨大、信用較高、回款風險較小的大賣場,往往會采取給賣場回扣、讚助其開業、慶典等不正當競爭的方式獲得入場機會,或在賣場獲得更好的專櫃位置。而一些有實力的供貨商、經銷商,由於自設專賣店、連鎖店的巨大市場成本,也往往“入鄉隨俗”,加入向大賣場提供入場費、讚助費的客戶之列。久而久之,一些百貨類和家電等專業大賣場,便與供貨商、經銷商之間形成一種擺不到桌麵上、但彼此心照不宣、習以為常的潛規則。對零售商的收費行為,供應商們往往顯得很無奈。不少供應商認為,由於零售商處於強勢地位,他們必須依賴賣場把市場“做大,做強”。為維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他們選擇了“忍氣吞聲”,逆來順受。

五花八門的“通道費”

具體說來,比較大的費用包括進場費、節慶費、海報費、堆頭費、年終返利。這些費用通常占到供應商銷售成本的10%左右。

其中,一般的供應商要進入家樂福首先要付的進場費至少是20萬元,其他的像樂購、易初蓮花、世紀聯華等主流大賣場也同樣如此,隻是多少而已。這僅僅是掛個號,算是開戶費用。如果產品賣不動要求主動撤櫃或者是被淘汰出場,這20萬的開戶費用就等於丟到水裏去了。

節慶費:家樂福一年8個節,樂購6個節,世紀聯華4個。世紀聯華的節慶費為元旦、春節、五一、十一,樂購比世紀聯華多了聖誕和中秋2個節,家樂福比樂購又多出了中國周年慶和世界周年慶2個節。家樂福規定每家店每個節慶1000元,現在這些費用需要交稅,稅金要由供應商承擔,這樣一來每年的節慶費就達到10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