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10種行業職場潛規則(1 / 2)

“潛規則”這個在現時代新生出來的專有名詞,似乎被所有人所鄙視,當然也不可否認,我們每個人又不知不覺地在潛規則下生存著,也可能是在潛規則下遊刃有餘。但是我們不能不承認在一個逐漸規範的社會裏,在法製走向健全的社會中,這種潛規則應該被曆史所拋棄,這些形形色色的潛規則是我們人類社會的毒品和癌症,時刻都在侵襲著我們的精神世界,時刻都在腐蝕著我們的健康體魄,我們應該抱著對人類未來美好的期待和向往,等待這些潛規則被埋葬在歲月的垃圾堆裏,永不讓他們有翻身餘地……

1、醫療

“救死扶傷”早已經是我們忘卻和希望的一個代名詞,我們看到的是太多的醫院將瀕臨死亡的人拒之門外,我們看到過無數的住院病人在欠醫療費的情況下,屢次被護士毅然地拔掉針頭。特別是那些躺在手術台上的病人,他們麻藥的作用下,可能還不知道他的家人已經把一疊票子塞在了手術醫生的腰包,這種人人皆知的手術“潛規則”早就成了不成文的“公文”,那些為了保證手術過程中醫生別把手術刀落到肚子裏的病人,在忍受病痛的折磨的同時,還有對醫生作出無私的“奉獻”。有的大醫院的外科醫生住著高級別墅,開始高級轎車,要是靠他們的工資好像一百年也休想達到這樣的“小康”。

2、教育

“有教無類”是千百年來我們教育的原則,然而現在在中小學和大學的校園裏似乎也不好尋覓這個四個字的蹤跡,隨之而來的貫穿我們的視線和耳朵是已經習慣和奇怪的名詞。什麼“折校費”;什麼“建校費”;什麼“中外交流班”;特別是那些冠冕堂皇下的高校更在把潛規則演繹的惟妙惟肖,無論是“自主招生”;還是“特長生”;以及什麼“高水平運動員”……在這些名詞下的金錢效應,早就被人們看作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那些貧窮的孩子們,那些無法用錢叩響教育大門的孩子們將是這些潛規則下的犧牲品,也許這些可憐的孩子們就在我們身邊。

3、房地產

“我想有個家”從大陸的人們第一次聽到台灣歌星潘美辰唱了這首歌之後,很多人在這首歌感召下,為自己能有一個真正的家而奮鬥著。可是到頭來又有多少人不得不望家興歎。房地產的持續升高,其內在的淺規則幾乎令局外人不能相信其中的“奧妙”。一個房地產開發商,在從擁有土地開始就和各個領域都周旋在“潛規則”之下,土地局沒弄明白休想弄到土地使用證;規劃局沒搞明白,別想被列入規劃範疇……開發商下屬的建築商更是有苦難言,水泥有人指定你必須用哪個廠家的,就連沙子也有人隻派你用哪個沙場的……這些無形中就抬高了房地產的價格,所以很多人“有個家”的願望的代價就在這淺規則下節節升高。直到你的生命消失,也許“家”的名詞就在潘美辰的那首歌裏。

4、交通

“要想富,先修路”,縱橫交錯的道路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通往捷徑的最佳方式。有多少人可以在踏上腳下的路,而走出一條燦爛的人生光輝的路。可是就在我們時刻腳踏的四通八達的道路上,每一片沙土都浸透著“潛規則”的痕跡。從每一個石塊和瀝青的鋪陳,無不在主管部門和承包者的交易下生成潛規則的金錢交易。看到過十年還不上修路貸款的高速公路,看到過每一輛經過收費站的車都在交費,可是十年後那條已經幾次反修的公路依然還不上銀行貸款。然而與交通有關人們照樣坐著他們的高級轎車,照樣住著他們的高級賓館,照樣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的“考察”。

5、食品

“民以食為天”,可見“吃”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將是如何。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在很多城市看到這樣的大牌子“食品檢驗中心”。不知道這個部門隸屬於哪個階層,也不知道它的上級主管是誰。但是我們也總是看到在一些商品的商標上,清楚地寫著“經某某食品檢驗中驗證為優質產品”。其實很多人都知道,你的產品想要成為優質產品和合格產品都很容易,隻要你在產品上市之前,給某某負責人塞滿厚厚的票子,想優質和合格都是容易的事情。隻要票子是合格的沒有假幣摻在裏麵,你的產品就“假”不了。至於這些食品吃到誰的肚子裏,“檢驗中心”並不關心,因為他們隻管檢驗不管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