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42(1 / 1)

第六章 做最好的職業人 追求理想超越自我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所以我們隻有盡力不斷地想辦法完善它。

日本企業將他們的成功歸功於美國的管理大師戴明博士,日本最高的管理獎就叫戴明獎。

當年麥克阿瑟占領日本時,為了救助日本經濟,指示盟軍總部大量在日本購買日用品,在眾多的采購中,有一批是電話總機,誰知交貨裝機後不能使用。麥克阿瑟認識到要振興日本經濟,首先就要改善日本的管理水平。

於是,日本的企業家聯盟決心邀請戴明博士來講管理,教授日本企業管理。戴明去了後,發現聽眾對象是日本一些大企業的工程師和一線的管理者。他就問邀請他去的聯盟:“你們日本是真的想改變,還是假的想改變?”大家回答:當然是真的想改變。戴明說:“那好,那就請你們讓各大企業的總裁來學習。”

此後,戴明博士在日本辦了八期總裁班,從此就被譽為日本戰後複興的第一功臣。

那麼,戴明博士做了什麼事呢?

首先他要日本企業認識到高質量的產品不會增加成本,隻會減少成本。為了生產高質量的產品,開始成本可能會高,但科學化、規範化後,成本就不會很高了,而且由於保證了質量,次品會減少,顧客也會更喜歡,所以成本反而會降低。

戴明還認為檢查不重要。當產品檢查出來質量有問題時,已經太晚了。檢查的目的是為了找出問題,改善流程,隻有通過不斷地改善各個環節,才能保證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所以檢查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更重要的是,戴明博士在日本企業中倡導了一種精神:那就是要永遠不斷地追求改善,每天進步一點點。現在這種精神已經成為了日本企業的標誌。永不滿足於已有的成就,以更大的熱情去獲取更大的成功,不斷地給自己加壓,不斷給自己創造成功的機會,永遠不讓發動機熄火,才能使自己的生命之車駛至盡可能遠的奇境。

遞一把梯子給對方

人都是愛麵子的,你給他人麵子就是給他人一份厚禮。有朝一日你求他辦事,他自然要給回麵子,即使他感到為難或感到不是很願意。人們總是盡其全力來保全顏麵,為了麵子問題,可以做出常理之外的事。在知道人們是如何地注重麵子之後,就必須盡量避免在公眾的場合內使對方難堪,必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做出任何有損他人顏麵的事。隻要你有心,隻要你處處留意給人麵子,你將會獲得麵子。

有一次,卓別林準備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者。正當他要上場時,一位實習生提醒他說:“老師,您的草鞋帶子鬆了。”卓別林回了一聲:“謝謝你呀。”然後立刻蹲下,係緊了鞋帶。當他走到別人看不到的舞台入口時,卻又蹲下,把剛才係緊的帶子鬆開了。

顯然,他的目的是,以草鞋的帶子的鬆垮,表達一個長途旅行者的疲勞狀態。當他解鬆鞋帶時,正巧一位記者到後台采訪,親眼看見了這一幕。戲演完後,記者問卓別林:“您該當場教那位弟子,他還不懂演戲的技巧。”卓別林答道:“別人的好意必須坦率接受,要教導別人演戲的技能,機會多的是。在今天的場合,最要緊的是要以感謝的心去接受別人的好意,並給以回報。”

這正是一個大師的成功與境界。

每個人都會有走不下去的時候,每個人都會遭遇尷尬,當別人爬不上來時,遞一把梯子給對方,那麼,你得到的不僅是自己的成功,更多的是別人對你的尊敬。

有一位女士在一家公司任市場調研員。她接下的第一份差事是為一項新產品做市場調查。她說道:“當結果出來的時候,我幾乎癱倒在地,由於計劃工作的一係列錯誤,導致整個事情失敗,必須從頭再來。更不好對付的是,報告會議馬上就要開始,我已經沒有時間了。當他們要求我拿出報告時,我嚇得不能控製自己。為了不惹大家嘲笑,我盡量克製自己,因為太過緊張了。我簡短地說明了一下,並表示我需要時間重新來做,我會在下次會議時提交。然後,我等待老板大發脾氣。

“結果出人意料,他先感謝我工作踏實,並表示計劃出現一些錯誤,在所難免。他相信新的調查一定準確無誤,會對公司產生很大幫助。他在眾人麵前肯定我,讓我保全了顏麵,並說我缺少的是經驗,不是工作能力。

那天,我挺直胸膛離開了會場,並下定決心不再犯錯誤。”

懂得在細節上尊重別人的人才會受歡迎。一兩句體諒的話,對他人的態度做寬大的理解,這些都可以減少對他人的傷害,保住他人的麵子。

給別人遞一把梯子,給別人留個台階,幫助別人走過尷尬,對人是一種溫暖,對己是一種修養。我們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