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青壯老年期養生(二)(1 / 3)

七、常用食物補養簡介

1、動物肉類:

肉類是烹調中的主要食品之一,我們吃的肉主要是溫血動物,如豬、馬、牛、羊、鴨、兔等,這幾種肉類化學成份很接近,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而且所含各種營養對人體吸收率很高,飽腹作用大,是一類較完善的食物。

肉類的營養成分,水分占50—75%,蛋白質占10—23%,糖占5%,脂肪占10—30%,無機鹽點0.6—1.1%,此外,還含有維生素。每100克豬肉可產生334千卡熱量,每100克牛肉可產生172千卡熱量,每100克羊肉可產生306千卡熱量。

因為蛋白質能夠水解成氨基酸溶解在水中,所以,肉湯中往往含有不少蛋白質,營養價值高,而且味道鮮美。

(1)豬肉

味甘,鹹,性平。其有滋陰潤燥之功。豬肉為常吃的滋補佳肴,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隨息本草》載:“豬肉,補腎液,充胃汁,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止消渴。”體質虛弱,久病後頭暈乏力者,可用瘦肉配紅棗燉服。

肝腎虛所致頭暈眼花等:杞子15g,瘦肉90g,共煮食用。

豬肉雖營養豐富,但也應適量。尤其多食肥肉,能使人體血漿中膽固醇增高,從而增加誘發高血壓,冠心病的機會。中醫學認為,過食肥甘,助濕生痰化熱生風。

(2)牛肉

分黃牛肉和水牛肉。黃牛肉味甘性溫,水牛肉味甘性平。具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之功。牛肉比豬肉含蛋白質高,而含脂肪少,故其營養價值甚高,為滋補強壯食品。中醫認為“牛肉味甘,專補脾土,脾胃者,後天氣血之本,補此則無不補矣。”《本草拾遺》載:牛肉可以“消水腫,除濕氣,補虛,令人強筋骨,壯健”。故凡久病體虛、中氣下陷、氣短、唇白、麵色萎黃、大便泄瀉,手足厥冷等,可用牛肉燉汁服用。

因黃牛肉性溫,火熱之症者、痰火、濕熱者不宜食用。

(3)雞

雞肉味甘性溫,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之功。尤以烏雞、黑羽毛雞為佳。因含蛋白質較其他肉類為好,故是老年人、體質虛弱、病後或產後補養的佳品。雄雞含有大量雄壯素、生育酚,其補腎益精,增強性功能的效果較強。

補虛強肝:母雞250克,冬蟲夏草10克共煮熟食用。

肝血不足所致頭暈、眼花;雞肉250克,首烏15克,當歸15克,枸杞15克煮熟食用飲湯。

病後、產後體虛;母雞一隻,黃芪100克,當歸50克,淮山藥50克、紅棗50克,加黃酒淹沒雞肉,隔水蒸熟,去藥渣,食肉喝湯,分數次食用。

雞是家喻戶曉的上等補品,中醫認為雞肉能補五髒,治脾胃虛弱。故食用雞肉,除增加營養外,還能補虛健脾,有利於疾病的恢複。尤以烏骨雞為佳。用於虛勞瘦弱、骨的恢複。尤以烏骨雞為佳,烏骨雞可食可藥。用於虛勞瘦弱、骨蒸潮熱、脾虛泄瀉、消渴、崩漏、赤白帶、遺精。婦科名藥烏雞白鳳丸具有補虛調經的作用就是以烏骨雞為主要原料的。

雞肉雖溫補,但也不宜過食,“多食和熱動風”,凡實症,邪毒未清皆忌食之。

有研究報道,在雞尾有個法氏囊,是一個淋巴器官,這是鳥類中特有的器官,它可能有多種病菌及癌細胞的聚結,所以不宜食用。

(4)鴨肉

鴨為水禽,味甘,性微寒,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之功。《日用本草》上載,鴨滋五髒之陰,清虛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一般認為體內有熱、有火的人適合吃鴨肉,特別是有低熱,虛弱、食少便幹、水腫、盜汗、遺精及女子月經少,咽幹口渴等為適宜。但對中寒的人,如受寒引起的胃腹痛、腹瀉、腰痛、痛經症,均暫時不宜食鴨。

鴨以雄性為好,老者佳,李漁雲:“諸禽尚雌,而鴨獨尚雄;諸禽貴幼,而鴨獨貴長。”養生家對食用老雄鴨有極高的評價,有詩雲:如“爛煮老雄鴨,功效比參芪。”因此鴨是人們經常吃的佳肴,為營養價值很高的食品。

用於健脾、補虛、清暑、全鴨冬瓜湯;冬瓜四斤,鴨一隻(去毛及內髒),瘦豬肉二兩,海參、芡實、薏米各一兩,蓮葉一片,煮鴨至爛,加調料食用。

陰虛水腫:雄鴨一隻,去毛及內髒,或加豬蹄或火腿,煮熟後調味食用;或將鴨肉切片,同大米煮粥,調味食用。

(5)兔肉

兔肉味甘性涼,具有補中益氣,止渴健脾,涼血解毒之功,兔肉是肉食品中的佼佼者,它與一般畜肉相比,它的成分有所不同,一是含蛋白質較多,每百克肉中就有蛋白質21.5克,二是含脂肪較少,每百克肉中僅含脂肪0.4克;三是含豐富的卵磷脂;四是含膽固醇較少,在一百克肉中僅含膽固醇83毫克。

兔肉含蛋白質較多,說明它的營養價值較高。含脂肪較少,人們多吃一點不必有發胖之憂。卵磷脂具有較強的抑製血小板粘聚的作用,可阻止血栓形成,保護血管壁,所含卵磷脂可抑製動脈粥樣硬化症發生和發展的作用。身體裏的膽固醇過多,是誘發冠心病的因素之一,為了保健,宜吃含膽固醇較少的食物。

由於兔肉有這些特點,所以它頗受人們歡迎,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壓、肝髒病及代謝障礙病的人,吃些兔肉,不但滿足了身體對營養的需要,而且具有防病作用。

2、雞蛋、鴨蛋和鬆花蛋

雞蛋和鴨蛋營養都很豐富,在100克雞蛋中含14.3克蛋白質,11.6克脂肪,還含有較多的鈣、磷、鐵、維生素等物質。100克雞蛋可產生170卡的熱量。100克鴨蛋含13克蛋白質,14.7克脂肪以及與雞蛋差不多的無機鹽和維生素。100克鴨蛋含13克蛋白質,14.7克脂肪。100克鴨蛋可產生164千卡熱量。

在天然食品中,蛋類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與人體組織蛋白質最為接近,因此,生理價值最高。全雞蛋蛋白質的生理價值為94,蛋黃為96,約是一般穀類食物蛋白質的1.3倍,豆類的1.6倍,魚和肉類的1.2倍,奶類的1.1倍左右。蛋類的蛋氨酸含量相對較高,與豆類和穀類食品混合食用時,能補充穀類和豆類食品蛋白質中蛋氨酸的不足,提高營養價值。蛋類中所含的鐵,不僅量多,而且利用率高。實驗證明,雞蛋中的鐵可被人體全部吸收利用,所以蛋類是缺鐵患者極理想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