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不做工作的奴隸(1 / 1)

很多人一輩子都是在被動地工作,並且毫無樂趣可言,這樣就變成了工作的奴隸。這是許多人為什麼感到工作繁重枯燥並且想跳槽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的一位學生在工作三年後前來問我:“我感覺工作對我來說簡直就是一種負擔,這是為什麼?”我告訴他:“因為你現在已成為了工作的奴隸,而事實上你應該成為工作的主人。”

如今,許多人對自己的工作並不如意。但他們已安於現狀,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地默默忍受著工作中的苦惱。當他們感到沮喪或精疲力竭時,他們便會自我安慰道:“唉!這就是生活!這年頭你還能要求什麼?”言下之意,隻要能賺錢養家,枯燥乏味的工作是可以容忍的,這實際上已成了工作的奴隸。

有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有一個自己喜歡的人,這大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兩件事了。因為前者為你提供生存的物質需求,後者為你提供生存的精神需求。

追求財富常會失望,追求權力常會落空。追求工作的樂趣正如追求知識一樣,既不會失望,也不會落空:它是現代人的權利,也是現代人的義務。

人的一生中,可以沒有很大的名望,也可以沒有很多的財富,但不可以沒有工作的樂趣。工作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從工作中隻得到厭倦、緊張與失望,人的一生將會多麼痛苦;令自己厭倦的工作即使帶來了名與利,這種光彩又是何等的虛浮!

要從工作中得到樂趣,那麼首先不要讓自己變成工作的奴隸,而要讓自己變成工作的主人。無止境地日夜工作正如無止境地追逐玩樂一樣不可取。工作不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給個人的生活賦予意義,給生命賦予光彩。

帶給自己工作樂趣的不是最後達到的終點,而應當是工作的曆程。一個演員的快樂來自演戲的過程,正如一個老師要在教學中得到快樂一樣,也正如一個待產的母親,她的快樂不隻是來自嬰兒的誕生,同樣地要來自懷孕中的期待。在他們的生活中,工作就是樂趣。

工作有無成果不在於自己工作時間有多長,而在於自己工作是否有效率,附加價值有多高。社會上已不再稱讚一個人的“苦勞”,而是強調一個人的“功勞”。提高工作效率,就在增加工作的成效;在工作成效中,自己才不會有努力白費的失望,也才有努力得到報酬的鼓舞。

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但大多數平凡的人都想變成不平凡的人。這不是一個壞現象,事實上,社會的進步需要靠這股力量。可是,就當事人來說,就產生了心理上的壓力與情緒上的掙紮。不論是否能變成一個不平凡的人,一個人都應當從工作中得到樂趣。工作的樂趣如健康一樣珍貴,但有時候比名與利更難得到。

不做工作的奴隸,除了要找到工作的樂趣外,還要主動地去工作。對待工作,等老板分配任務是一種狀態,把工作當作享受並主動去工作又是一種狀態。對很多人而言,工作首先是一種謀生的手段,是不得已而為之。這本身有其合理性,但對於一個充滿責任心、使命感的人而言,僅僅停留在這一層麵是不可想象的。如果能夠在工作中找到樂趣,那麼,工作也就成了一種享受,剝奪了他的工作,就等於剝奪了他的享受。進入了這種狀態,就沒有了上下班的概念,一切都圍繞著做好工作轉。當一個人的工作與樂趣相重合的時候,他就找到了自己的黃金點,他的價值將會得到最大限度的體現。隻有這樣,你才是真正做了工作的主人。